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省委关于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贯彻实施修改后的监督法,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全省人大系统围绕中心大局,依法履行职权,在监督工作方面涌现出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为总结成绩、推广经验,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湖南人大网、微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22年10月,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推行“五级人大代表督安全”,从人民群众关心的身边小事抓起,依法开展安全监督,积极探索以重点监督构筑大安全防线、以法治力量守护一方平安的实现路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了保障。
“家长开放日”,火眼金睛查隐患、
2023年6月20日是湘潭县天易贵竹学校的“家长开放日”。身为2013班学生家长的县人大代表彭素芝受邀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当她步入学生食堂时,敏锐地发现一楼燃气管道未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直接穿越食堂用餐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活动结束后,她立即将有关情况向所在代表小组报告,并通过县人大向县安委办进行交办。县教育局、学校迅速与燃气公司会商,开展实地勘察,进行整改,并报消防验收审批销号。学校负责人由衷感慨:“感谢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一双慧眼帮咱们移走了悬在4100多名师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学校食堂一楼燃气管道改造后。
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参与“法治护安行动”以及督促排危处险结果首次纳入代表履职档案和考核内容,建立工作台账。对发现并交办的安全问题跟踪问效,“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监督手段由“集中行动”朝着“常态工作”转,监督要求由“倡导性”朝着“义务性”变,监督效果由虚向实,形成闭环。人大代表在实践中练就了于青萍之末、司空见惯中发现问题的“慧眼”,两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企业安全生产、居民自建房、居民燃气安全、校园食品安全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1160余次,归集问题线索3400余条,销号2760件。
“绿色走廊”,修缮提质护村民。
韶山灌区洋潭引水枢纽。
韶山灌区始建于1965年,渠堤道路原设计仅为1.5至2米沙土路面,跨渠桥梁宽度仅1.2米左右,且没有防护栏。在“28大杠”都很稀少的年代,这样的设计完全能够满足当时工程管护人员日常巡堤和沿渠居民出行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两轮摩托甚至小汽车都挤上了这条人行道,截至2020年,被动或主动形成的灌区通车堤路总里程达到195.2千米。由于渠道缺乏河道自然形成的平缓河床,因交通意外摔落渠道的事故屡见不鲜。湘潭市人大代表、易建河村党总支书记徐敢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21年,他联合省人大代表兰广湘等3位人大代表,用时5个月,徒步勘察灌区5条干渠、2座大型水库和400余条支渠,对狭窄弯多堤路、水流湍急闸堰等事故易发地段一一拍照记录,最终写出《韶山灌区渠堤道路安防设施现状的调研报告》,提出跨渠桥梁和沿渠安防设施建设建议。市人大作为重点建议予以重点督办,有关部门先后投入3600余万元,新建巡渠道路并配套建设安防设施28千米,改造加固或重建人行桥69座,设置警示标牌701个。沿渠人大代表将“护堤保安全”作为“人大代表督安全”的重要内容,既当监督员,又当宣传员、巡逻排险员,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止涉水交通事故的发生,筑起了老百姓交相称赞的“放心渠”“平安渠”。
韶山灌区设立的警示标识。
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全市交通部门累计投入资金约3.2亿元,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653.44千米,基本完成了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地段波形梁钢护栏加装工作。
“生命通道”,标本兼治有实效
安全无小事。2023年2月,湘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激扬在新府华城、书香庭院等老旧小区带队开展调研时,居民纷纷涌上前来倾诉对自己安全方面的担忧。对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激扬召集应急管理、住建、城管、交警等部门现场办公,市人大社会委跟进督办,提出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既抓好“当下改”,又注重“长久立”。人大代表深入社区,对车辆乱停乱放、楼道堆放杂物、电动车飞线充电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梳理,督促各方落实整改要求。通过一系列举措,消防通道被非法占用这一“城市痼疾”得到有效整治。市人大常委会顺势而上,启动《湘潭市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和停放安全管理规定》立法工作,该法规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于2024年12月正式施行。
来源:湘潭人大
作者:制图:楚峥 席筱梅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