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桂阳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的部署要求,做好“三个结合”文章,用好用活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算好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明白账,管好人民群众“钱袋子”,进一步提升财经预算监督的科学性、精准性、实效性。
数智赋能与完善制度相结合,提升监督的科学性
功能更加齐备。桂阳县人大常委会于2019年在郴州率先建成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近5年内,通过系统迭代升级、整合拓展功能、丰富模块内容,现已实现财政预算执行、税务、国资、债务和审计整改数据整合,形成了“一个平台”“五大板块”的“五位一体”的预算联网监督体系。
制度更加完善。出台《桂阳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管理暂行办法》等5项制度,对平台管理、数据采集、监督预警、反馈处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规范数据上传、查询、报送工作规则,实现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有章可循。
管理更加规范。明确专人专职负责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日常数据收集、维护、实时监督等工作,形成“日监测、月分析、季报告”的常态化监督机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意见交办”的闭环机制。系统启动以来完成专报40期,预警1286条,移交检查整改134条。
线上监督与线下监督相结合,提升监督的精准性
线上实时跟踪。2022年以来,通过实时在线监督发现的问题,经分析研判,向财政等部门下达预算联网监督意见书6份,指出政府性基金收入过低、民生资金支出进度慢、部分重点项目资金支付进度较慢等6大类78个问题。通过线上监督,实现了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提升了监督的时效性和精准性。
常态“线下”函询。2022年至今对20家单位的56个预警事项进行了“线下”函询,规范支出资金2.5亿元。通过线下函询,进一步核实线上预警信息的准确性,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避免了资金使用中的不规范行为。
两线结合研判。建立一支由县财经委委员、计划和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市县人大代表组成的预算审查智囊团队伍,定期开展审查、咨询、调研、培训等活动,聚焦政府债务、重点项目资金等重点,对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数据由表及里、穿透式分析,建立起一套“调研摸底-提出意见-意见交办”闭环机制,实现人大监督专业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和穿透式监督。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提升监督的有效性
做实日常监督。借助人大联网监督系统对198家县级部门预算开展初审,对45个预算项目提出调整建议,提出12条改进预算编制和管理的意见。与国资监督有机结合,将县属5家国有企业年报、月报数据接入系统,从资产负债、偿债能力、经营能力、资产保值增值等四个维度展示和分析,对2家业绩完成进度不理想的企业进行线下函询。与审计监督有机结合,将分析后37条预警信息推送审计部门,实现监督信息共享。对使用债券资金的重大项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及时预警项目资金挪用、闲置、浪费等情况。
加强专项监督。 通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对2024年1月至4月桂阳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发现重点项目支出进度缓慢。结合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调研,通过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到全县重点项目支出未能及时足额保障到位。针对问题,提出大幅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等意见,加强对重点项目保障的跟踪监督。
融合审计监督。构建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构筑预算审查全过程监督体系,构建问题整改机制。近三年来共审计查出问题39个,整改到位34个,5个问题持续整改中。邀请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与审计、财政部门一起对整改进度慢、效果差的5个部门、单位进行“回头看”,提出整改建议7条。(实习编辑:席筱梅)
来源:桂阳县人大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