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株洲>工作动态>正文

数字赋能监督 智能护航发展 ——攸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助力财政资金监管提质增效

来源:攸县人大 作者: 编辑:黄飞飞 2025-04-16 19:33:42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从系统预警到资金拨付到位,仅用12个工作日就解决了9900万元专项债券滞留国库问题。"近日,攸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委主任王爱武向记者展示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亮剑"成果。这个集"看、审、督"于一体的智能监督平台,已成为新时代基层人大提升预算监督质效的利器。

以数字化转型破题,构建智慧监督新格局

12.png

2023年3月,攸县人大财经委组织部分委员、代表、部门单位工作人员赴浏阳市学习考察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建设情况。

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攸县人大常委会于2019年启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通过"走出去"取经与"请进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赴长沙县、浏阳等地学习先进经验,邀请省市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最终形成攸县预算联网建设方案。

2024年系统完成优化升级后,实现与财政、税务、自然资源等7个部门的横向联通,以及省市县三级人大的纵向贯通。创新开发了"四评"监督模块,构建起"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系统配备的智能分析引擎,可对海量财政数据进行多维度交叉比对,并生成预警报告。

"我们通过监督平台系统,能实时查看全县财政资金流向。"县人大财经委工作人员小周轻点鼠标,大屏幕上即刻呈现全县预算执行的实时动态图。这套系统不仅能查看全县预算执行情况,还能对异常支出进行智能识别,真正实现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

制度创新护航,织密规范运行防护网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攸县人大同步推进制度创新。制定《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管理工作规程》,保密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操作规程和数据信息报送等制度,明确7个部门的数据报送责任,形成"日监测、月分析、季报告"的常态化监督机制。

"每个预警信息都要经过'三审制'把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智敏介绍,系统发现的异常数据需经财经委初审、专家团队复审、主任会议终审,确保监督建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2024年,系统生成的5份预警专报全部得到有效处置,推动建立3项长效管理机制。

系统运行以来,累计采集财政数据26万余条,生成分析报告24份,预警提示及时率达98%。特别是针对"三公经费"、民生支出的智能监测模块,实现重点领域监督全覆盖。2024年第三季度,系统自动捕捉到粮油储备支出预算偏差,推动财政部门及时调整预算方案。

监督效能凸显,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升级

"过去看报表需要翻几十本资料,现在通过系统'一键生成'分析报告。"县人大代表黄荣感慨道。在2024年预算草案审查中,系统自动比对近几年数据,发现3个部门的项目支出存在"基数固化"问题,推动建立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数字化监督不是要取代人工,而是让人大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冯杰表示,下阶段将深入拓展预算审查联网监督内容,推动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向乡镇拓展,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得更加规范高效。(实习编辑:席筱梅)

来源:攸县人大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