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人大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部署,紧跟数字化浪潮,全力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以创新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致力于用好智慧化新手段,构建预算审查监督新体系、发挥监督新作用、展现监督新价值,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以及各地的充分肯定,相关成果在新湘潭网媒体上刊发推介。
高起点建设,夯实监督根基,构建“新体系”
湘潭市人大高度重视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分管领导积极调度,协调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人大主导、政府支持、部门配合、市县协同”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同时,组织专业力量下沉县市区人大,指导交流联网平台建设,解决实际问题,保障全市预算联网建设工作“一盘棋”有序开展。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坚持“高质量”整合,秉持过紧日子思想和注重实效原则,在一期联网平台硬件设施基础上升级搭建省人大联网系统标准模板,控制投资成本。依托机关现有运维服务公司,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运维和应急处理,保障数据安全与平台稳定运行。高效启动与多部门的数据采集工作,实现数据同步,为预算监督提供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持。
在运行保障过程中,组建“高素质”团队,成立湘潭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事务中心,湘潭县、湘乡市也相应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组建财经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库,邀请专家参与决算审查,提升审查专业化水平。积极与湖南用友软件公司对接,加强人员业务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软件系统使用,为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湘潭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一阶段上线演示汇报会。
全方位应用,提升监督实效,发挥“新作用”
在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应用过程中,坚持“纵横互通”,横向上,与多部门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涵盖丰富数据信息,既贴合湘潭市情,又提升预算监督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纵向上,推动省市县(区)三级人大数据贯通,形成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监督网络,提升数据共享“时效性”。
在预算监督上,做到“全面审查”,强化预算监督“精准度”。致力于深化对全市“四本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督,通过“月度简报”和“季度综合”分析机制,发现风险预警问题7507条,形成联网分析专报58份,提出优化整改建议12条,改进系统设置5处,纠偏系统错误参数2处,实现对财政资金支出和预算执行的实时监管,构建监督闭环,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提供重要监督依据。
在平台使用上,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数据应用“穿透力”。创新建立并上线“两问四评一审议”监督模块,从多维度深入剖析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在决算审查中充,及时反馈财政局,助力提升政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高效性。决算草案联网审查专报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关于联网平台分析“问题导向,数据说话,分析方式新颖,分析穿透性强”等高度评价,平台在预算监督中的重要作用被充分认可。
湘潭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组织财经专家运用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开展决算(草案)审查。
多场景推广,注重有机融合,彰显“新价值”
预算联网发挥专业优势,将系统推广并应用服务人大各项监督场景,积极参与全市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中小企业促进执法检查、园区改革推进调研和人大机关内审工作,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查询及分析服务,为调研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探索建立党建与业务相融合,邀请人大机关的党员同志观摩指导预算联网监督平台,提升全员对预算监督工作的认识和理解。闭会期间建立“代表开放日”活动,代表大会期间开设预算联网APP移动端,为人大代表深度审查预算做好保障工作,有力提升了系统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保障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市财政局预算科负责人看了人大预算联网平台后说“预算联网监督平台数据采集全面、分析功能强大,建议联网监督平台与预算一体化平台进一步融合,并向财政开放访问端口,便于财政部门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构建财政管理与监督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
湘潭市人大充分运用预算联网,创新建立“两问四评一审议”监督模块,协助调研组开展审查分析。
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标志着湘潭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走向智能化。展望未来,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预算监督机制和手段,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监督服务,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实习编辑:席筱梅)
来源:湘潭市人大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