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人大统一部署下,怀化市人大常委会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原则,扎实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智慧监督网络,为守好人民“钱袋子”插上科技翅膀,2024年度被评为全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好平台
构建智慧监督体系,打造“全周期”管理闭环
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新平台构建起“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预警处置-跟踪问效”的完整链条。
在数据采集维度,平台实现三大突破:一是完成2024年度税收收入、审计监督、国有资产等静态数据全量归集,覆盖122家重点税源企业、四大类国有资产;二是建立市县贯通机制,13个县市区按时完成建设,指导中方、芷江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向乡镇拓展延伸;三是打通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实现审计问题清单与整改清单的动态关联。
创新监督功能模块,实现“穿透式”精准监管
平台创新开发三大特色模块,打造监督“利器”。地方债务监督模块建立政府负债率、政府债务率、地方债剩余平均期限变化趋势、一般偿债率、专项偿债率等监督指标,对到期债务偿还情况、政府债券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重点专项资金监管模块将教育、医疗等10项民生资金纳入“透视”范围,涉及资金4.79亿元,推动财政部门建立以绩效结果为导向的预算安排机制;重点税源分析模块覆盖全市税收贡献前50强企业,构建“一企一档”动态监测模型。为深入开展重点税源情况分析,准确掌握我市财源情况,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强化税源建设,持续巩固重点税源,保障区域经济平稳增长,促进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这些创新模块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基于人大监督需求的数据重构。”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人介绍,平台已建立381个定性指标、9个定量指标的审查标准,实现从“面上监督”向“解剖式监督”转变。
深化监督成果运用,形成“闭环式”整改机制
平台运行以来,推动解决系列突出问题:2024年预算草案审查中,系统智能预警提示推动市财政新增安排项目10项,安排资金83万元;调整、规范项目支出84项,资金2530万元;通过转移支付资金下达预警信息交办,促成出台《关于加快财政转移支付等资金下达的有关规定》,推进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建立限时办结制度,2024年除须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进行二次分配的重大转移支付资金外,其余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均做到了在法定时限内予以下达;针对教育经费结余问题,推动盘活资金2778.7万元,推动怀化市财政局出台《关于加强市直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的通知》,通过细化支出预算编制、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控制度,进一步强化教育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在审计整改方面,平台发现政府采购违规等问题21项,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出台3项制度规范。债务风险防控取得实效,通过“红黄蓝”三色预警,强化问题督办,及时化解国际陆港经开区债务风险隐患。
获得多方高度认可,树立联网监督怀化品牌
这项工作得到了省人大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乌兰到我市人大预算监督中心视察;省人大财经委主任李大剑,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欧阳煌先后到联网中心调研。市委书记在专报上批示要求“持续深化平台应用”,市长就教育资金整改作出专项部署。经验材料被《人民之友》杂志专题报道。积极深化交流,海南、江西等5省及省内8个市州先后前来考察。
下一步,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深度应用,持续探索系统服务新场景、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发挥平台智能化审查、实时监督、大数据服务的作用,让预算审查监督插上“数字翅膀”,让每分财政资金都晒在阳光下,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实习编辑:席筱梅)
来源:怀化市人大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