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怀化>工作动态>正文

省际代表联络站,湘黔两地群众“幸福驿站”

来源:新晃侗族自治县人大 作者:彭晓柱 胡家 编辑:黄飞飞 2025-03-17 15:19:35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近年来,新晃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在民主实践中彰显人大担当与优势,积极作为,与贵州省毗邻县创建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搭建人大代表联合履职“大舞台”。为两省老百姓营造更和谐的氛围、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共同促进两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联络站被群众亲切称为“幸福驿站”。

新晃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地处湘黔边界,南邻贵州省天柱县、三穗县,西接贵州省镇远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北靠贵州省万山特区,两省乡镇山水相依,文化习俗相近,沟通交往密切,商贸往来频繁。该县人大常委会立足本县这一独特区位优势,深化省际边界县乡人大代表联合履职机制,在晃州镇洞坡村(贵州省玉屏县田坪镇长冲垅村)、米贝苗族乡团结村(贵州省天柱县瓮调镇四和村)等村成立12个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机制联建、纠纷联调、活动联办、建言联提、产业联合等五联机制,不断擦亮“湘黔合作·人大给力”新晃人大品牌,据不完全统计,仅两年来,累计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受理事项600余件,已全部转交有关部门答复办理,共同推进解决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民生实事120余件,相互收纳务工人员640余名,联络站工作群众满意率100%。

640.webp.png

“机制联建”实现共创

两地联合制定《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接待选民办法》《代表接待群众安排和问题处理程序》等10余项制度规定,并做到了制度上墙,实现透明化,推进联络站运行更规范、更高效。两地联络站大力宣传、推广联络站二维码,围绕日常管理、代表活动、为民服务三个方面,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围绕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双方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工作机制,通过走访调研、沟通对接,为平安边界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在条件成熟的联络站还创建了联盟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纠纷联调”实现共治

春夏之交,群山环抱的新晃米贝苗族乡团结村生机勃勃,溪水汩汩流淌,与村子接壤的是贵州省天柱县瓮调镇四和村,因为特殊地理位置,两村许多事务交织交融,矛盾也相继而来。今年4月,两村因坟山问题发生较大规模纠纷。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米贝苗族乡、瓮调镇人大代表会商,组织群众进行矛盾纠纷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妥善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坟山纠纷问题。两地搭建联合监督平台,发挥群众参与作用。坚持民主监督,动员两地代表、选民加入监督队伍,发现问题及时向两地人大反馈,督促相关部门处置。对群众反映较强烈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介入、及时上报,当好便民利民“和事佬”。联络站注重打造“民意窗”,除定期组织代表接待群众,开展“敲门夜访”“周末随访”外,还开拓“舞水河畔”代表谈心点、“夜郎夜话”等新渠道,让代表联系群众更密切;联络站还搭建联合执法平台,两地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工作。联合开展“扫黄打非”“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有力维护了两地社会安全稳定。

微信图片_代表站20240528103340.jpg

“活动联办”实现共享

每年的7月18日,由贡溪镇四路村和贵州邦洞街道大河边村共同承办的“孝梅节”风俗文化活动,都会吸引来自湘黔边界地区的千余名群众欢聚一堂,共同参与文艺汇演、篮球友谊赛、抓鱼等活动,搭建起群众自治、文化繁荣、和谐平安、民族团结的“同心桥”。还通过村组微信群、村级“坝坝会”等渠道,以参与活动获得日常用品、宣传资料“大礼包”等方式,吸引群众踊跃报名参与安全知识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等活动,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质升级。“联合共建后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变美了。”中寨镇上公道村党总支书记杨天钊笑着说。中寨镇与贵州注溪乡交界地方较多,交界地方环境卫生问题一直困扰着两地群众,联建后两边群众积极配合,协作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扫河道、卫生死角,切实改掉了“垃圾从这边丢到那边”的坏习惯,现在边界群众都在争做维护环境卫生的使者。联络站还设立“专业代表开讲”系列活动,充分结合代表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特长,组建法律、教育、环保、养殖等专业知识宣讲队伍,常态化为两地群众提供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主题宣讲,仅近两年以来,已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宣讲80余场次。

“建言联提”实现共赢

林冲镇和贵州大屯村人大代表联名撰写的《关于对林冲镇至大屯两村的水渠修复建议》,得到两镇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落实解决,贵州方面出资建成长约4公里长的三面光水渠并顺利通水,“哗啦啦”的流水从此灌溉良田,为两个片区的300多亩田地带来丰收希望, 1000多人受益。两地还利用党委联合工作机制和交流学习制度,以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重点围绕省际交界地区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开展履职经验交流。同时,搭建经验共享微信交流群,畅通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堵点问题,采取“线上交流、线下调研、联合建议”的方式开展交流,为共同治理好两地治安“传经送宝”,让好经验好做法口口相传,进一步提高两地协调办事水平。

微信图片代表站_20240528103550.jpg

“产业联合”实现共兴

贡溪镇四路村组织人大代表到贵州邦洞街道大河边村精品土鸡养殖场考察学习,镇人大代表罗刚在四路村建立土鸡养鸡场,目前存栏1000余羽,由大河边精品土鸡养殖场提供种苗,实现湘黔边界产业一体化发展。四路村与湖南纳狐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资源深度合作协议。与大河边村联建以后,四路村通过纳狐公司帮助大河边村贫困户杨智敏销售土鸡300只、鸡蛋2200余枚。中寨镇与注溪乡在地堡村原有的小米椒基地的基础上,共建“同心产业”发展基地,通过共享技术、共享销路,打通湘黔边界销售市场,推动形成合作社种植+农户参与+企业收购的“订单式”产业链条,引导该镇小米椒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去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3.8万元,人均收入达3000元。两地还建立产业发展和务工输入输出互补机制,依托联络站信息化设备,打造网络数据局域共享系统,破除省际产业发展和就业信息壁垒,进一步促进边界性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两地产业发展项目高度互补,相互吸纳务工人员600多名,年人均增收9000余元。

“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制度优势和代表能动作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可观、可感、可触、可见。作为代表履职新实践,有效调解民众纠纷,化解民生难题,共谋经济发展,促进了省际两地民心相通、民事相融。”新晃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潘世新如是说。(实习编辑:席筱梅)

来源:新晃侗族自治县人大

作者:彭晓柱 胡家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