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人大财经监督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目标,下达了新任务。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就如何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财经监督工作谈几点思考。
一、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人大财经监督的重大意义。
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当前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导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对国际形势,经济贸易、对外投资、等造成巨大冲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叠加,如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成为了地方政府和人大的工作重点,所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的财经监督工作是形势所求;从党和国家的事业来看,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动防范化解风险等要求都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是人大监督的分内之事,所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的财经监督工作是时代所需;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看,人大对政府预算、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能让人民知道政府钱从哪里来,怎么用,用多少,从而促进民生事业的全面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的财经监督工作是民之所向。
二、把握新时代下人大财经监督的关键与重点
人大财经工作必须紧贴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目标、紧盯稳中求进经济发展总基调、紧扣自身职能,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重点:
(一)以法入手,用法治促善治。法律是人大监督的武器,为人大开展工作监督提供了更加规范有力的制度支撑和行动保障,用好法律武器是人大实行依法监督,全面促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配合好立法调研。随着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发展,地方经济类立法不断增多。县级人大虽然没有立法权,但是在辅助上级人大立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县级人大是直接与基层联系的一级,对于地方的实际情况了解更为清楚,往往能够为立法工作提出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地方特色的建议。所以县级人大对立法工作必须要坚持务实管用的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利用多种方式对经济工作的各方面开展调研,为上级人大立法提供反映人民期盼、具有地方特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议。另一方面确保好贯彻落实。人大监督具有法律性和程序性,要做好经济监督必须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一部再好的法律如果无法贯彻实施那也只是空中楼阁。今年10月1日起,《湖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县级人大,必须要进行深入学习、广泛宣传、严格执行,通过送法上门、专家解读、专题培训等形式做好宣传和解读工作,并对《条例》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让《条例》在地方预算审查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从全覆盖,抓计划促规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人大全方位全过程全口径的财政监督,这也是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意。一方面,要坚持政策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绩效导向,在拓宽监督渠道、丰富监督内容、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功夫,做到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账”以及国有资产、政府债务、审计问题整改的全过程、全覆盖监督;另一方面,要发挥好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的作用,把预算安排、预算执行、决算全过程纳入审查监督范围,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面覆盖,逐步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链条,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和外延。
(三)对要发力,盯重点促发展。人大财经监督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任务。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就成了地方人大监督的必考题,县级人大要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和地方党委决策部署,把人大财政监督工作放到地方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努力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确保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项目安排、工作措施和财政支出更加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从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出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督促政府把计划安排和政策取向向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倾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再一方面从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出发。抓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如实体经济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等问题,县级人大应主动躬身入局,在摸清情况、找准症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推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不断增强人大财经监督质效
监督是宪法和监督法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责,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不能为了监督而监督,要不断加强人大监督的刚性,提升监督质效。作为从事地方人大财经监督的一分子,为确保人大财经监督把准脉搏、点准穴位、取得实效,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提升。
(一)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审议质量。监督的根本目标在于推动“一府两院”的工作、促进问题的解决。人大财经监督工作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紧盯问题不放、直到解决为止,切实增强人大财经监督的“刚性”。健全“调研报告+问题清单+审议意见”的问题交办模式,提升问题交办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并坚持问题跟踪督办,而后在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确保每条审议意见能够“落地生根”。
(二)发挥代表作用,集聚智慧力量。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他们工作在基层、战斗在一线,对财经发展质态最了解、困难最清楚、体会最深刻。在人大财经监督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贴近群众、了解民情的作用,充分发挥财经委委员、经济界人大代表专业优势,不断创新人大代表参与财经监督的方式方式,比如利用预算联网监督平台让人大代表切身参与到人大财经监督中来,从而有效避免甩手式监督、象征式监督、选择式监督、唯利式监督等现象。
(三)狠抓自身建设,练就内功本领。人大财经审查监督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审查批准预算不仅需要政治立场和觉悟,而且更需要精通财政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县级人大由于人员流动较大、专业人才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监督效果受到影响。一方要加强学习培训。定期开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理论等各类知识的学习,使自身的监督能力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吸纳专业人才到财经委员会中来,建立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专家顾问团队,以增强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来源:汉寿县人大
作者:县人大常委会分管财经委副主任 万成斌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