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衡阳>工作动态>正文

一个人大代表的再生稻之梦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光伟 石珊 编辑:王敏 2021-10-28 21:14:25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王建秋(右)在田间查看再生稻。

收割机收割再生稻。

再生稻稻米。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李光伟记者 石珊 衡阳 报道

10月24日,冬日暖阳,收割机在衡阳县栏垅乡枫树村的田间“轰隆”“轰隆”地忙着收割稻子,一粒粒金黄的稻子欢快地进入袋子。阳光洒在在衡阳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王建秋的脸上,他笑得灿烂,因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从零起步,6年时间,逐渐发展到800余亩,栏垅乡的再生稻面积成为衡阳县第一。作为栏垅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的王建秋,也成为该乡推广再生稻的先行者、“第一人”,多年躬身实践,留下串串足迹。

自己示范带动,动员亲戚首先种植再生稻

再生稻,衡阳话叫做“义禾子”,就是稻子收割后,再从基部长出的稻子。

2016年,栏垅乡被省里作为再生稻试点,由于收割前期遇上极端恶劣天气,造成再生稻的前季稻大面积倒伏,导致试点差点完全失败。但没有完全倒伏的七八十亩再生稻高产的有300斤/亩。

失败让王建秋汲取了教训,也看到了希望:再生稻不需要种子,不打农药,不施肥,平均亩产也可达到200-300余斤;属于生态米,稻谷和稻米的价格都比较高。衡阳市场上,再生稻稻谷2-3元/斤,再生稻稻米4-5元/斤。每亩收益可达400-600余元,减去每亩100元左右的成本(主要是机械收割、灌溉用水), 每亩收益可达300-500余元。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再生稻难登大雅之堂,农田里的稻子收割后长出的零星稻穗,要么让鸡鸭鸟去吃,要么自生自灭,加之试种效果不理想,因此,栏垅乡当地的农民开始对种植再生稻兴趣不高。

但省里的学习培训、外地的成功经验使王建秋信心很足:再生稻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只要选好品种,加强技术指导,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水源温度光照等资源种植一季稻有剩余、种植双季稻又不足的地方,种植再生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给国家增加粮食产量,又给农民增加收入。

“农民是最讲现实的。讲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带头干。你把再生稻说得再好,看不到实际效果,农民也不会相信的。”王建秋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打开工作局面,2017年,他说服自己的亲戚带头种植了200亩再生稻,他经常呆在田里,全程技术指导,平均亩产280余斤,最高的突破400斤,每亩收益500来元。

他亲戚的成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周边农民种植再生稻的热情逐渐高起来。

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植再生稻

王建秋一边自己带领亲戚种,一边引导农民一起种。

“我请人帮你杀禾,你必须及时收割,否则,会影响再生产量。”今年,王建秋自己掏钱请人为枫树村农民刘少顺收割稻子,一时传为佳话。

为了提高再生稻的产量,要求再生稻的前季稻必须在8月15日以前收割。今年8月中旬,正值收割再生稻前季水稻的时候,长期雨水导致田间泥泞,用机器收割容易压坏稻茬,影响再生稻的产量,如果人工收割,成本更高,因此,刘少顺有点动摇,不想种再生稻了,王建秋知道后,主动上门做工作,用诚心诚意感动了他。

如何引导更多的农民种植再生稻?这是王建秋近年来思考的重点、工作的重心。

“种植再生稻,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也要讲究技术,如果不具体指导农民,一些细节失误,就会影响产量。”多年的摸索,王建秋对种植再生稻有一套成熟的经验。“要选择再生能力强的品种;再生稻的生育期要适中(130天左右);头季稻要在3月底前播种完毕;头季稻收割前十天要灌水施肥,增强根系活力;头季稻要适时晒田,收割时田里要干湿适度,否则容易压坏稻茬,严重影响产量。”

为了提高农民种植再生稻的技术水平,2017年,王建秋建议栏垅乡政府举办了种粮大户培训班,他和县农业局的专家分别讲课,手把手教大家。他经常到田间地头走走,到农户家看看,与农户聊聊。经常组织种植大户一起交流,相互学习。他建立了栏垅乡种植大户微信群,经常在群里转发再生稻有关的技术资料、政策信息,交流种植体会。在与乡村干部及农户聊天时,他会刻意聊到再生稻方面的话题,旨在引起更多的人关心关注再生稻。

目前,栏垅乡共有40来户农民种了再生稻,总面积800余亩,成为衡阳县再生稻最多的乡镇。

两次提出建议,为扩大再生稻种植鼓与呼

2016年10月,王建秋当选为衡阳市十五届人大代表。他的责任感更强了:我不仅要抓好本乡的再生稻生产,还要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推动全市再生稻又好又快发展。

2017年1月,衡阳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提出了《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广再生稻生产的建议》。

这份建议引起了衡阳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了新举措。2017年10月,农业部门组织县市区相关人员在祁东县召开了现场会,提出了适度发展、订单开发的工作思路。明确对种植再生稻的农户按种植双季稻的标准进行补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对发展再生稻作出具体的政策支持。

2018年8月,王建秋参加了全省在溆浦县召开的再生稻生产现场会,所见所闻,令他震动。“人家种植再生稻是热火朝天,跑步前进,相比之下,我市只能算是小步慢走了。作为农业系统的人大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有必要再次呼吁。”

2019年1月,衡阳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王建秋提交了《关于在衡阳市大力发展再生稻的建议》。在建议中,他分析了衡阳市再生稻发展缓慢的原因,阐述了衡阳市发展再生稻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再生稻的建议。

他在建议中说,种植再生稻是一种新技术,许多人知之甚少,不少农民甚至把再生稻当作负担和废物看待,对再生稻的重要性、经济效益以及种植再生稻的方法知道得很少,没有积极性。因此,要加强对种植再生稻的宣传。

他呼吁政府出台支持再生稻生产的具体措施。 比如,将再生稻种植纳入县政府对乡镇的目标考核。政府牵头,农技部门成立专班,在每个乡镇非双季稻种植区选择一些种植大户示范种植,以点带面。成立再生稻米业公司,注册再生稻商标,打造成为一张名片,象东北的五常大米一样推向市场,等等。

他这些具有新意的建议,经红网、衡阳日报等省市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受到农业部门、农民和消费者好评。

2020年,王建秋还特地请衡阳县的一名省人大代表在省人大会上提出了《关于大力扶持再生稻生产的建议》。

“2017年至2021年,当了五年衡阳市人大代表,我一直在为再生稻的生产鼓与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感谢组织关心,今年让我当上了县政协委员,今后我会继续为再生稻生产加油鼓劲,造福于民。”王建秋说,声音不大,语气坚定。

田野里,金色的夕阳照在金黄的再生稻上,金光闪闪,温暖入心!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光伟 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链接:https://www.hnrd.gov.cn/content/2021/10/28/1034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