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嘎查的贫困人口全部都脱了贫”,朝勒孟坐在自家的蒙古包里,线上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集体采访活动,讲述他带领牧民发展旅游业,开“牧家乐”脱贫致富的故事。
朝勒孟(图片来源:全国人大新闻局)
“旅游+扶贫” 带动牧民稳定增收
朝勒孟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格日勒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先后担任十一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还有一个关键的身份,当地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嘎查”是蒙语中“村”的意思。嘎查总面积464平方公里,有草场69.6万亩,现有户籍人口312户570人,在嘎查常住的有105户278人,蒙古族211人,收入主要是靠养羊和旅游业。
在朝勒孟看来,“搞旅游,搞活了经济”。布日格德是嘎查的一位牧民,曾经因为羊价大跌欠下巨额债务,2016年他办起了牧家乐,一年纯收入10万多元,当年就还清了债务。
“紧紧依托境内的4A级草原旅游景点,因地制宜,围绕旗里实施的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鼓励牧民发展餐饮旅游服务业。”朝勒孟带领嘎查牧民实现从等待“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
如今,全嘎查105户牧民已经有80多户建起了牧家乐,牧民一边养羊,一边在旅游季节接待游客。一方面增加了经营收入,另一方面把养的羊就地屠宰转化,卖个好价钱,游客还能吃到地道的绿色羊肉。“游客大多数都是回头客、老顾客,非常喜欢我们的传统饮食,乐意品尝我们的炒米、奶茶、手把肉,增收的效果非常好。”朝勒孟带领牧民群众不断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且实现了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特别是近两年,嘎查牧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采用“旅游+扶贫”模式将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按股分红,“找到了带动牧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朝勒孟说。
走科学喂养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 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朝勒孟所在的四子王旗是内蒙古19个边境旗县之一,举世瞩目的神舟和嫦娥系列飞船就落在四子王旗牧民的草场上,振奋人心的沙场演兵也曾在这片草原上演。四子王旗的草原都是天然草牧场。
草原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草场更是牧民的命根子”,朝勒孟一直坚信,要想让牧民过上富裕的日子,一定要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大草原。
朝勒孟认为,要把草原生态搞好,最根本还是要在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上狠下功夫。“让畜牧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头数畜牧业向效益畜牧业转变,从过去的过度索取、过度利用草原向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转变。”
这几年,朝勒孟带领牧民一直坚持把草原生态功能价值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把草原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把超载的牲畜减下来,严格以草定畜,带领牧民积极调整畜群结构,进行精细化、科学化养殖。
与此同时,朝勒孟还依托内蒙古农业大学、农牧科学院技术支持,用短脂尾蒙古羊为父本,本地戈壁羊为母本,提纯复壮本地戈壁羊,选育出来的短脂尾戈壁羊新品种“四子王戈壁羊”,这项技术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朝勒孟介绍,这种羊长肉快、肉质好,没有膻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且新品种双羔率高,由原来单纯的秋季出栏实现了四季出栏,不仅养殖效益高,而且还保护了草原生态,能够实现减畜不减收、保护草原生态的目标。
“牧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逐渐改变了传统养殖观念,逐步走上了少养精养、科学喂养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良性互补,有效减轻了草牧场压力,促进了草牧场休养生息,实现了美丽与发展双赢。”朝勒孟说。
来源:央广网
作者:李兆娣
编辑:黄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