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常德>工作动态>正文

桃源: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桃源

来源:桃源县人大 作者:黄贵超 编辑:redcloud 2020-11-29 18:12:43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一是高位推动,重视“绿水青山”。 近几年,桃源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本县突出环境问题,持续高位推动生态环境工作,使“绿水青山”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真正融入全县工作各环节。桃源县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明确将“坚持生态立县,建设美丽桃源”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县委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2015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从种植业、养殖业、工业、开采业、城乡居民垃圾处理五个方面对桃源水污染现状进行了深度调查,专门制作了《桃源水污染调查日志》专题片并在县委中心组学习、县人大常委会议上播放,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促进了一批环境突出问题的快速解决。通过多年的高位推动,桃源的生态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生态保护工作框架不断完善,并于2019获得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二是开展整治,守护“绿水青山”。 要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首先要守得住“绿水青山”。近今年,桃源县通过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等行动,有效治理了环境污染,守护了绿水青山。黄石水库地跨“两市两县”(张家界市慈利县、常德市桃源县),由于多年投肥养鱼,造成了水体严重污染,危及了库区生态环境和周边二十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从2013年底开始,桃源主动作为,积极协调慈利县同步进行水库综合治理,全面取缔库区拦网、网箱养殖。桃源县境内库区的17户拦网在2014年年底前全部自行拆除,260口网箱在2015年3月底全部拆除,收回水面2万多亩,回购鱼苗近14万公斤,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近700万元,库区核心区水质从劣Ⅴ类恢复到Ⅱ类。养殖业一直是桃源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县有大小养殖场3000多家,但是随着规模的无序扩大,粪污治理的不同步,畜禽养殖的粪污污染日益严重,群众反映强烈。2017年开始,桃源开始着手进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重点放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养殖场上,到2018年,桃源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退养工作完成,共退养44处千人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内87家畜禽养殖场,退养总面积3.9万平方米,拨付退养奖励资金605万元。

  三是规划引领,布局“金山银山”。 为充分发挥桃源自然资源优势,桃源县委、县政府坚持规划引领,聚焦“一园”、一圈”、“一品”、“一带”、“一通”五大重点发力布局“金山银山”。“一园”,即做新做优产业园区,力争向国家级高新区迈进;“一圈”,即做实做强泛县城经济圈,着力打造人口规模近40万、凸显山水田园风貌的泛县城经济圈和常德市域副中心城市;“一品”,即做大做响富硒品牌,努力把桃源富硒打造成“金字招牌”;“一带”,即做美做热沅江自然风光带,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一通”,即抢抓机遇解决交通问题,实现对外连通、对内畅通。在新一轮举措强有力推动下,桃源山水生机勃勃,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加快转型,挖掘“金山银山”。 习主席指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桃源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养殖、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桃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了“百里诗画廊”沅水风光带、“小桂林”夷望溪、“祈福胜地”星德山、“奇山秀水”黄石湖等系列旅游名片。得益于好山好水的滋养,农业大县进入新时代继续大放异彩,全县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63个,认证面积达20多万亩。同时,坚持绿色品牌引领,持续打响“桃源红茶”、“桃花源富硒”两大区域公用品牌,在长沙成功举办两届富硒功能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桃源富硒成为“金字招牌”。2019年,桃源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大型“桃源红茶”品牌推介会,吸引全国各地及周边多个国家的参与互动,有力推动了桃源红茶走向世界的进程。

来源:桃源县人大

作者:黄贵超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