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龙站的女儿,美丽的山水孕育她成长;她是大龙站的教师,以满腔热忱扎根乡村教育。在这条为人师表的追梦路上,坎坷艰难有、沮丧无助有,但更多的是坚定的信念与无限的希望,三十年磨一剑,她一直坚守并热爱着这份职业。她,就是鼎城区十七届人大代表、大龙站中学教师彭胜荣。
1991年,从常德市津市师范学校毕业的彭胜荣,放弃了其他高薪工作,主动要求回家乡任教,不曾想这一教就是29年。随着一批又一批学生毕业,彭胜荣早已桃李满天下,以她的经历和能力,完全可以申请到城区学校任教,但她依然坚守着第一次走上讲台时的承诺,要竭尽所能为乡村的孩子插上知识的翅膀,让他们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实现梦想。29年过去了,她的这一句承诺,已经成为了大龙站中学教书育人的执着追求。
担任班主任的彭胜荣,同时还兼授着数学、英语、音乐等课程。担子虽重,可她乐在其中。为了能走近学生,她课下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成了班级的“孩子王”;为了让家长放心,她除了照顾自己的家庭,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学生身上。多年来,凭着一颗真心、一份坚守,她用实际行动获得了家长的信赖和学生的喜爱。
2016年,彭胜荣光荣当选鼎城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成了名副其实的“乡村教育代言人”。多年扎根基层,让她深知做好乡村教育的不易与艰辛。年轻教师不愿来、优秀教师留不住、留守孩子缺关爱、教学设施不齐全……,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彭胜荣的心。在担任区人大代表期间,她先后提出了《关于调整我区新招教师性别比例、组建更加合理的教师队伍的建议》《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的建议》,由于建议切合实际、符合区情,两条建议都纳入了全区“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到过大龙站中学的人都知道,学校门前通往街道的那条小路年久失修,这也是彭胜荣多年的心结。由于门前道路过窄、修建时间过长,路面早已坑坑洼洼,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出行安全。她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份提出了“拓宽、整修双桥坪镇大龙站中学至街道公路的建议”,得到了区、镇两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迅速下拨了5万元经费用于路基拓宽,如今该公路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
“为了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需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的关注,加大财政投入,真正把农村教育办成现代化、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在乡镇人大工作片会上,彭胜荣的发言毫不含糊。
彭胜荣常常思忖着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的两句名言:“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两句话也深深地影响着她。在她班上,曾有位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梅婷。家境的困苦,常常让这个身体单薄的孩子在严冬里被冻得瑟瑟发抖、脸色发白。于是,彭胜荣拿出自己的羽绒服给梅婷穿上,让她温暖地度过寒冷的冬天。在彭胜荣的鼓励放下,梅婷解开心结,认真学习,成功考入了重点高中。还有一位叫王刚的学生,因家境贫寒而面临辍学。得知情况后的彭胜荣,第一时间赶去王刚家里,表示愿意资助他的生活费,希望他不要误了学业。这就是彭胜荣的初心和使命,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她号召身边的朋友、社会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款捐物。“不抛弃,不放弃,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彭胜荣一直坚守的信念。
“这么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彭胜荣感慨道。
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2016年以来,彭胜荣先后荣获市、区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彭胜荣说,“我是一名人大代表,更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初心里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奋斗和使命。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自己在人大代表的位置上,能为乡村教育发出更多的声音,也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全社会能够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来源:鼎城区人大常委会
作者:邓梦慧 张冰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