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又到春茶飘香时,“幽丛半吐翠芽短,提采春茶手留香”。桃源杨溪桥镇蔡家塘村海拔800多米的里宝山茶园嫩绿的茶芽冒出枝头,350万株春茶进入采摘期,20多名贫困户和其他60多名采茶工人戴着口罩,腰缠竹编小篓,十指灵动翻飞,娴熟地将鲜嫩的新芽摘入茶篓。
据了解,蔡家塘村位于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山连绵、生态优美,适合种植高山茶叶,全国知名的“桃源红茶”便产于此。该村共有山林1.5万亩,上世纪80年代,村民们为了经济效益,荒废了祖辈传下来的老茶园,改种杉树,有几年单靠卖杉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2006年乌云界建立保护区,封育限制采伐,靠山吃山的村民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在精准扶贫中,保护区内蔡家塘村等10个村被评定为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000多人,占乌云界总人口35.1%。 今年受疫情影响,建档立卡贫困户刘仙桃没能像往年一样外出务工,自春茶开始采摘以来,她就到茶叶基地采摘茶叶,像她这样手脚麻利的妇女,一天能采上八到十斤,茶园以每斤鲜叶18元的价格派发工资,每天能挣150多元。在詹立君帮助下,她不仅在茶园基地务工,还新种3亩新茶、复垦了6亩老茶。“疫情防控期外出务工比较麻烦,詹总喊我来采摘茶叶,空气又好。茶厂里打工预计能挣到一两万块钱,屋里的茶叶收入有两三万块钱,算起来今年能有四五万元。挣钱顾家两不误,比外出还强些。”正在采摘茶叶的刘仙桃说。 63岁朱金翠也从茶林里直起腰来:“我们都搭帮詹总呢!”连夸詹立君“仁义”。朱金翠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靠拾荒度日,现在她已经连续来茶园帮忙两年了,有茶叶采摘时就摘茶叶,平时就帮着除草、施肥,还在詹立君帮助下复垦了2亩多老茶园,家里年收入大大超过2万元。 群众交口称赞的詹总,就是常德市人大代表詹立君,他2016年回乡创业,成立君和野茶开发有限公司,并组建了树蓬野茶专业合作社。短短几年,建立起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产业链,君和茶叶凭借优秀的品质与独特的内涵迅速占领了市场,获得国内大小奖项20多项,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为帮助群众走上产业扶贫的道路,詹立君从种茶、高山茶园管理、采茶再到制茶,都优先考虑贫困户用工,每年仅采茶一项,就为周边不少村民和贫困户平均增收上万元,帮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他还承担了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按照“扶贫办投资、茶企管理、贫困户受益”的原则,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建立424亩里宝山茶园基地,覆盖杨溪桥全镇12个村居的532户、1678名贫困人口。贫困户除了享受务工工资外,每年还可享受茶园纯收入70%的利润分红。
2018年,詹立君被评为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 至今,詹立君不仅建起了里宝山茶园,还着眼山林里分布着的数千亩老茶园,以每亩补贴300到500元的标准,鼓励茶农进行复垦,变废为宝;同时,还免费提供茶苗和种植技术,帮助茶农开辟新茶园;所有鲜叶都以保护价进行收购,大大激发了茶农积极性。已吸纳杨溪桥镇、茶庵铺镇、沙坪镇等3个乡镇的茶农共7000多人加入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00余人。共开垦了高山有机茶园1017亩,复垦了老茶园3800余亩,总产值达1.2亿元。通过茶叶产业的带动,茶农们累计增收40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累计增收130余万元,小小的茶树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仅里宝山这里,今年就能采摘2万多斤名优茶鲜叶,利润在40万元左右,贫困户预计能分红25万元左右,明年将进入丰产期,产量和产值都会翻番。我还将继续把茶产业做大做强,擦亮桃源红茶招牌,争取后年,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我是市人大代表,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群众脱贫增收,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得到更多的收入。”詹立君代表对未来充满信心。
作者:江涛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