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永州>工作交流>正文

对提高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质量的几点思考

来源:双牌县 作者:邓媛媛 袁勇 编辑:redcloud 2019-11-13 15:18:51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已明确载入宪法,开好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保证人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同时提高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质量,是确保人大代表审议和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彰显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重要前提。当前人民代表大会在会议的组织、大会审议、选举制度的运用、监督手段的作用等方面在取得积极进步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弊端。

  这些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是会前准备不够充分。1、会议的主题报告征求代表的意见不充分、不全面,代表只能在会议期间或者会议召开前几天才能看到报告,未能对报告内容进行深入调查研究。2、会前组织代表围绕报告内容视察、调研不够,代表联系选民,征求、反映选民的意见不够。3、会议时间安排不科学,有的地方在会议召开前10天甚至更短时间才通知代表,导致代表准备不充分,很难有时间精力认真审议会议各项报告。 二是会议审议质量不高。1、代表对审议报告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审不审都一样,反正是领导定了的事情,就是提出了审议意见,政府也未必采纳,有的领导参加分团审议,对代表好的意见,只听不用,甚至只听领导讲话,少见代表审议,挫伤了代表审议的积极性。2、审议时间安排不充足。一般县区人代会,安排审议的时间只有一天,涉及六个报告,内容繁杂,有选举任务时还要酝酿候选人,代表们根本没有时间消化,更谈不上提出有建设性的、高质量的审议意见。3、审议缺乏深度,不能切中要害。由于代表会前准备不够,在审议中有的代表只讲成绩,不提问题,讲了问题怕影响上下级关系,不利于发言单位的经济建设,代表只好人云亦云,泛泛而言,不着边际。 三是有效监督手段运用不够。县区人代会单纯走程序的过多,真正运用有效监督手段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较少。西方某些民主人士曾以此作为攻击中国政治的依据,抨击中国人可以把一件小事闹得沸沸扬扬,而在人代会上却无声无息。而对询问、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罢免等刚性手段使用更少,究其原因,是怕得罪人,伤了感情,因此不愿用,也不敢用刚性手段,从而导致监督没有实质内容,人民群众对于人代会审议的印象就是例行公事。 四是差额选举制度不健全。总体而言,党委提名推荐的领导干部人选绝大多数经选举依法当选,充分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选举任免干部的一致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差额选举的优越性未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对于法律规定的差额选举的制度缺乏正确的理解,未能通过它的竞争机制,达到除差选好,好中选优的优越性。 五是会议材料质量有待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材料是否有分量,代表能否看得懂,消化得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议的质量。地方人代会上的材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个别报告专业性太强,专业术语运用较多,且未作解释,因代表素质差异较大,有的代表根本听不懂,听后一片朦胧,不知所云。2、存在逻辑连贯不一致,一个材料内部,相互关联的材料之间存在逻辑不一致,前后数据不一致,关联材料数据不统一的现象,有的数据甚至是工作所需、政绩需要。 六是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有待提高。1、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办理代表建议认识不够高。2、对于代表建议的答复,有的承办单位回复无实质内容,空洞无物,且时间跨度大,代表满意率不高。3、跟踪督办有欠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建议交办相关部门后,跟踪督办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 七是新闻报道程序化,宣传创新不够。在对人代会新闻宣传中,往往只注重了领导人所作的报告,通过了什么决议,领导人的讲话等,且占据篇幅相当大,而对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处理情况,如代表提出了哪些建议,全局性的重大事项怎样决定的,人大对政府工作监督的实效等缺乏相应报道。会议的开放度、透明度不高,公众了解人代会会议情况渠道相对狭窄。

  为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进步的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笔者认为提高县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质量,必须统筹兼顾,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协调: (一)科学谋划,做好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1、科学安排时间。县区人民代表大会为本行政区域内最高形式的会议,人大常委会应在会议召开前2个月召开常委会,确定会议议程,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筹备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将一些重大问题报同级党委批复,将会议需要审议的各项报告提前送达代表手中,以备代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联系选民、征求选民意见、搜集整理资料、准备建议等。 2、召开各种形式征求意见会。“一府两院”和人大常委会报告出来后,应召开各种形式的征求意见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为代表审议报告和报告的修改完善打好基础。 3、加强代表培训和调研。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代会的会议质量,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代表的培训和学习,逐步提高代表的政策法律水平,依法履职的能力,强化代表的责任意识,增强代表的审议能力和法律监督能力。同时要围绕几个主题报告的内容,精心组织代表走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审议报告奠定基础。 4、严格会前审查制度,提高会议材料质量。大会秘书处应指定政策理论水平高、写作能力强的同志负责材料把关,一府两院的报告应送人大常委会及相关工作机构审核,确保会议材料观点明确,逻辑一致,结构合理,语言规范,文字流畅,通俗易懂。 (二)精心组织,切实提高会议审议质量 一是保证会议审议的充裕时间。坚持做到每个代表都要发言的审议制度,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保证时间。 二是创新审议的组织形式。采取分团审议和分组审议相结合,同时在会议日程中应安排专题会议,可适当采用大会专题发言审议,让每个代表都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从而真正体现民主,集中民智。 三是适时组织专题分组审议。为提高会议审议质量,在分代表团审议各项报告的基础上,应分别安排专题审议,把代表按战线和个人专业取向划组进行专题审议。分组审议报告有较强的导向性和针对性,能克服分团审议分散、跑题、重复的弊端,提出高质量的审议意见。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应采取专题审议办法,把代表划分为财经、农林、水利、法制、城建、科学文卫等若干小组,主席团成员、政府部门负责人都到对口专题组听取代表的审议,并随时回答代表提出的问题,现场答复,这是提高会议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是代表审议意见要体现。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要充分体现在各个报告中,为一府两院修改报告提供依据。 (三)强化监督,在监督结果上求实效 人大代表依法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神圣权利,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人大常委会为要代表开展工作监督积极创造条件,克服畏难思想,旗帜鲜明地依法行使监督权,克服过去那种“党委不点头不敢监督,监督对象不高兴疏于监督,遇到阻力困难放弃监督”的倾向,强力推进各种监督措施的落实,要敢于运用质询、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手段,抓住个别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失职、渎职、腐败堕落的行为,抓住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久拖不决的事情,依法行使监督权,支持代表在代表大会上提出质询、询问,并且将代表提出的质询、询问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树立人大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威,让监督结果真正取信于民。 (四)用人唯贤,科学运用差额选举原则。依法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县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最重要的议程之一。对列入议程的国家机关领导人选举事项,应坚持搞好差额选举,在选举办法的制定、候选人提名、候选人情况介绍、确定正式候选人、正式选举等环节上,充分体现依法、民主、公平、平等的原则。 (五)跟踪督办,确保会议成果落到实处 在认真做好会前准备、会中审议的基础上,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应加强会后跟踪督办工作,提高代表议案、建议、意见、批评的办理质量,确保会议成果落实。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应将代表建议等及时交办政府相关部门,并加强与对口部门的联络,督促一府两院及政府组成部门加强对代表建议的落实,采取过硬措施加以保证。并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可以考虑制定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办理办法,强力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增强责任感,确保人大代表建议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建立督办情况通报制度,通过定期对一府两院及政府相关部门办理代表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通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六)改进会议报道方式。 报道内容上,在报道各项工作报告的同时,应多报道人民群众关心的实质性内容,如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重大事项是如何决定的,人大会议在监督政府工作中的实效,国家机关领导人选举结果及得票情况等。

  报道方式上,除做好程序性的报道外,应当报道来自工农生产一线的代表中的优秀分子,报道他们依法履职先进事迹,在代表和人民群众中应产生共鸣,报道的形式应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来源:双牌县

作者:邓媛媛 袁勇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