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常德>工作动态>正文

四十年,砥砺前行

来源:常德津市人大 作者:王育平 编辑:redcloud 2019-10-29 15:55:39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2019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四十周年。回首四十年,在中共津市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津市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砥砺奋进,人大代表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前进中不断开拓,取得丰硕成就和宝贵经验,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程篇·变迁

  重新恢复。1978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恢复。这一年,津市镇在街道、公社选区,采取“民主协商”的办法,内定代表候选人,报镇革命委员会审批,产生了第七届津市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389名,标志着津市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进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走向规范。1979—2005年,随着《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的制定和不断完善,津市市人大代表工作也逐步走向规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采取“选民推荐,党政团体联合或单独推荐,三轮民主协商,三榜定案”的办法把关产生代表候选人。二十六年间,人大代表依法履行代表职责,会议期间提出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紧跟时代发展,围绕农业生产、企业改革、文教卫生、农田水利、民主与法制建设等,开展视察,撰写专题报告;对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的工作提建议,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不断提高。2005年,《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津市市人大以贯彻该文件为重点,开启了人大代表工作的新一段里程。2006—2012年间,以创新机制为抓手,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以经常性活动为载体,增强代表主体意识;以争先创优为手段,激发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工作实效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支持、规范、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各项制度也在日益完善,为人大代表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与时偕行。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时代要求。《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相继出台,人大代表工作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深化、积极拓展、勇于创新成为2012年以来津市市人大代表工作的主题。七年来,学习和培训的标准更高,极大提升了代表履职能力;引导和规范的力度更大,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服务和保障的举措更实,切实增强了代表履职动力,津市市人大代表工作在持续不断的创新实践中取得了长足进步。

  实践篇·探索

  坚持抓思想的引导。思想决定行为,树立起代表意识,才能真正履行好代表职责。津市市人大代表工作四十年实践中,针对基层代表“怎样才能当好代表”的困惑,坚持不懈抓学习培训。邀请专家就人大知识、法律法规对代表集中辅导,组织代表进行初任培训、骨干培训、届中轮训、换届培训,紧扣实际开展专题学习、外出考察学习,树立典型引导学习,以老带新结对促学,多维度推动学习常态化,增强代表的履职意识和能力。针对“哑巴代表”,告知“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消除代表顾虑,鼓励代表大胆发言、畅所欲言、善谏诤言。明确专人记录每次会议、活动代表的发言,有分量的、有意义的,进行整理后作为建议交办,并跟踪督办落实,及时反馈给代表,让代表获得参与感、成就感,从而提升代表的履职使命感。

  坚持抓服务的优化。为代表履职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津市市人大代表工作四十年实践中,围绕代表知情知政、活动开展、联系群众以及代表之间的互相交流等,多渠道搭建履职平台,如:保障所有代表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常委会集体履职活动;打造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阵地并规范运行;以主题管理的方式指导代表小组活动定期有序开展;引导基层主动为代表履职搭台铺路等,全方位支持代表履职,保障履职实践的实效性。同时,将着力点放在代表建议办理上,不断调整督办思路、改进督办方式,逐步形成了“主任会议成员督办重点建议、代表参与督办建议、常委会征求办理满意度、建议办理满意度票决”的督办机制,2018年还建起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网络平台”,代表建议网上随时可查,办理进度一目了然,极大提升了建议办成率。代表们觉得为民说的话能管用、为民办的事能办成,履职劲头更足。

  坚持抓履职的保障。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津市市人大代表工作四十年实践中,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抓实履职保障工作。组织保障方面,乡镇、街道均设立了人大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具体服务。经费保障方面,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不断提高,代表参加代表大会、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给无固定收入的代表兑现误工补贴。代表知情权保障方面,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市委、人大、政府重要会议,及时向代表通报重要工作,主动提供与代表履职有关的信息资料等。代表履职时间保障方面,通知代表参加会议、活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提供便利、优先保证。同时,依法保障代表的人身权利。尽可能关心代表生活,多年来,代表生病住院,及时组织探望;代表遇到难处有需要时,积极协调帮助解决;每年底,集中对基层代表进行走访慰问等,这些优良传统的坚持,很好地保持了人大代表这一团队的凝聚力。

  坚持抓代表的管理。加强对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监督管理,是深化民主政治领域改革的重要任务。津市市人大代表工作四十年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为每名代表建立履职档案,记录大会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的活动,并在代表大会上书面通报,公开晒履职,以档案为依据,奖励、宣传履职积极的代表,在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组织代表轮流向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述职,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机关干部等职务代表与普通代表一视同仁,同步接受选民监督。开展满意度测评,让代表出汗,在代表中形成了述职难过关的敬畏心理,提升了代表的责任意识。推广应用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管理系统和人大代表履职APP,对代表履职情况动态监督,2018年开通以来,登记发布代表履职记录310条、代表参加平台学习332人(次),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了代表依法高效履职。

  坚持抓机制的完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制度,才能保障代表工作行稳致远。津市市人大代表工作四十年实践中,建起了常委会领导联系镇(街)、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三联”机制,先后出台了《津市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活动办法》、《津市市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办法》、《关于高标准建设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的意见》、《津市市人大代表履职守则》等,从各个方面对代表工作进行规范,推动向制度化发展。近年来,还探索代表退出机制。对代表职务认识不到位、履职不作为、群众不满意的,由人大常委会主任或者分管副主任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约谈并劝其辞去代表职务,对人大代表退出动真格,侧面推动了代表履行好职责、树立好榜样、维护好形象。

  成果篇·秋实

  代表主体地位凸显。1979年以来,津市市共产生10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代表大会46次,人大代表参会率均在95%以上。四十年来,人大代表受邀列席人大常委会、人大专门委员会、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重要工作部署会等会议4000多人(次),参加集中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工作评议等监督活动4600多人(次),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走访人大代表5000多人(次)。市人民政府建立了向代表通报情况机制,“两院”建立了检务、审务向代表公开机制,“一府两院”重要工作主动、及时征求人大代表意见。议案办理满意与否由代表进行票决,今年还将试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代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

  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四十年来,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各类监督活动,参加司法公开活动,担任市委工作监督员、满意政府监督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员等,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乡镇、街道建起“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村(社区)建起“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点”,代表活动有阵地、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有场所。网络平台紧跟时代的发展而建立,先后建起了代表QQ群、微信群、门户网站、履职APP等,极大地方便了代表反映群众呼声、代表之间相互交流以及向代表反馈意见。2019年人大代表履职APP实现全覆盖,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454条,环洞庭湖整理项目质量保障、沿河路亮化等问题通过这一平台的反馈快速得到解决。

  代表活力日益迸发。四十年来,人大代表坚持学习,参加各类学习活动1000多人(次)。把支持寓于监督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视察、调研、评议、专题询问等活动300余次,针对 “一府两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3000多条,推动“一府两院”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改善西毛里湖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整合农产品检验检测资源、保障项目工程质量安全、清零涉特殊主体执行积案等,展现了代表丰采,彰显了代表力量。2012年以来,常德市代表小组每半年组织一次活动,本市代表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乡镇代表小组随时开展活动,七年来围绕全市工作中心、人大常委会工作重点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共开展代表小组活动189次,参与代表1643人(次),提出意见、建议近千条。

  联系群众更加紧密。四十年来,人大代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联系群众。公示代表信息和联系方式,方便选民随时联系代表、反映意见;节假日前,代表相邀走访选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有针对性访民情、听民声;利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点)”,定期接待选民;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深入选民,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2008年起,人大代表分期分批回原选区向选民述职、与选民互动,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履职为民卓有成效。四十年来,努力为民谋发展、为民办实事,共提出议案20多件、提出建议3200多条。通过提议案,争取到国家对淞虎航道疏浚、荆常高铁过境津澧的重视,推动政府建立了津市农村公交大环线、完成了乡镇养老院新建和改(扩)建、解决了偏远村(居)低电压的问题、建设了城区及周边的绿色走廊等。通过提建议,津市湿米粉生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津市急救网络体系建成,老旧小区改造、小街小巷治理、农村“便民桥”修建、乡镇学校标准化操场建设等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代表们服务于工业发展,助力津市工业园区建立、壮大并申报为省级高新区;投身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推动食品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以身示范带动群众开展城市创建,主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为津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获评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市、连续十五年评为全省平安县市贡献了汗水;关注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深入宣传、积极引导、组织帮扶、开展监督,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点赞。

  启示篇·源泉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代表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四十年来,津市市人大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代表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引导代表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积极推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自觉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正是对正确政治方向的把握,保证了人大代表工作的不断发展完善。

  依法规范办事,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基本原则。人大代表工作开展、人大代表职责履行均由法定,必须依法操作。四十年来,津市市人大始终坚持以《代表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开展代表工作,出台规范性工作文件和制度办法,确保工作方式方法符合法定要求,确保人大代表履职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开展各类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正是对法律的遵守和践行,推动了人大代表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坚定人民立场,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内在要求。人大代表来源于人民群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代表的奋斗目标,也必然是人大代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十年来,津市市人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引导代表依法履职为民,倾听群众呼声,顺应群众期盼,关心群众疾苦,直面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寻求新突破,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信任与支持。正是对民生情怀的坚守,汇聚起了人大代表工作发展的强大力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

  服务发展大局,是做好代表工作的现实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促进发展中作出多大贡献,衡量了代表工作的现实价值。四十年来,津市市人大始终注重从代表工作的特点出发,围绕发展谋划代表工作,着眼发展开展代表工作,用促进发展的成果检验代表工作。引导代表置身发展实践、服务发展大局,胸怀全局、带头发展、创造经验。正是在推动发展中的担当实干,使得人大代表工作更有效、更有为、更有位。

  不断与时俱进,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生命力。代表工作同样需要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开创新局面。四十年来,津市市人大立足法律规定,总结实践经验,加强理论研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探索创新,以开放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在代表主体作用发挥上善谋善为、善作善成,走出了一条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实践之路。正是源于这样持之以恒地守正创新,人大代表工作得以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十年岁月流转,四十载春华秋实。站在四十周年新的起点上,回首过去,不辱使命,结实累累;展望未来,不忘初心,逐梦前行。津市市人大常委会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探索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规律,进一步推动人大代表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工作的实效,为增强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常德津市人大

作者:王育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