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文在种植基地查看吊瓜生长情况。
他走路稍有拐瘸,模样也不怎么周整,但在周边各村苗族群众心中,他本领大、心灵美,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玛汝代表”(玛汝:苗语,好)。他就是州十四届人大代表、花垣县补抽乡大哨村党支部书记石龙文。
带头发展产业
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后,石龙文冥思苦想怎么带领和带动村里群众脱贫致富。通过总结经验和参加学习培训考察,他悟出了农业和农民的“出路”在于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为增强群众发展烟叶产业的积极性,石龙文和村“两委”一班人从优化烟叶生产环境入手,积极争取帮扶单位县委办和县档案局的支持,新修5条共12.5公里的烟叶生产机耕道,新建一个可种植1800亩的育苗大棚,加强对烟叶生产的技术指导。他自己带头种烟150亩。在石龙文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烟叶从以前300来亩增加到2018年的1260亩,全村实现了人均种植烟叶1.5亩的目标,仅烟叶产业人均增收2000元。
为增强广大村民稳定脱贫致富能力,2015年5月,石龙文联合本村部分农业种养殖户注册成立了花垣县新旺种养合作社,目前,入社农户71户,其中贫困户49户。合作社在吉久村、米沟村交界处流转土地480亩开发种植油茶,进入盛果期后,预计亩产收益可达1500元,并在油茶地间作套种300亩烟叶,亩均产烟叶135余公斤,亩收入可达3200元。“按每亩900元的纯收入计算,烟叶有27万元,扣除油茶地流转费用,每个社员可以分红近1000元。”石龙文掰着手指算着账。目前,合作社种植油茶每年向53户农户支付土地流转费用19.2万元,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吉久村年近70岁龙三哥是兜底户,家中没有劳动力,田土荒芜多年,合作社流转他家8亩田土,每年可以领取3200元租金,全家人的生活又多了一项保障。
经过咨询和考察,当地的海拔和气候适宜种植一种叫“吊瓜”的名贵中药材。合作社流转280亩土地种植吊瓜,每亩吊瓜可实现产值5000元以上。社员们连连称赞石龙文有一双引领大家致富的“火眼金睛”。
2016年,合作社在补抽村以流转125亩稻田,发展“优质稻+鱼”生产模式。通过比较计算,该模式亩均可增收1000元,合作社社员从中可以增加收入近1300元。
促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烟叶、油茶、吊瓜、优质稻种植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整地到收割需要大量劳力,合作社成为附近农民务工的首选。
大哨村贫困户龙二妹,去年4月份起在合作社烟叶基地务工,每个月工资收入2000元左右;补抽村贫困户龙老香50多岁,种粮是一把好手,合作社聘请他负责125亩“优质稻+鱼”基地管理,月工资2000元,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据统计,2017年新旺合作社烟叶、油茶、吊瓜和优质稻种植务工费用支出达40.6万元,聘工5000多个,高峰期一天请工100多个,100多户贫困户就近成“务工族”。
近期,吉久村的烤烟房仓库,每天有超过30名妇女帮新旺合作社分拣分级烟叶,她们全部来自大哨村及附近村的贫困户。大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除了部分通过外出务工或在家发展产业自主脱贫外,其余的贫困户都加入新旺合作社“抱团”脱贫。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作为农民代表,我的使命就是和大家一起演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故事。”石龙文自信地说。不为鲜花,也不为掌声,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用一名代表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为群众稳定脱贫、振兴乡村增砖添瓦。
来源:湘西州人大办
作者:吴建斌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