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谈文胜。
统一区号、全面拉通芙蓉路、修建长株潭城际铁路……近十年来,“硬件”方面,可以说长株潭城市群是大动作不断。
“在‘硬件’得到大幅提升后,接下来十年要考虑的就是“软件”地提升了,因为只有这样,长株潭城市群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一体化。”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谈文胜在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三市环湘江“品”字而立,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金三角”,三市中心城区彼此距离在40公里以内,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被《南方周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
如此好的先天优势,接下来十年,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在“软件”方面重点该从何处着手呢?
在谈文胜看来,当下重点要做的就是建设湘江湾产业带,以产业的融合集聚发展,来带动三市在人才、社保、购房等方面的全面融合发展。这也与湖南省委提出的2018年产业项目建设年相吻合。
那么,在湾区经济逐步被国家提上议程的当下,长株潭三市建设湘江湾产业带又有着怎样的基础和优势呢?
“三个绝无仅有”“三个遥遥领先”,谈文胜如此概括。
何谓“三个绝无仅有”,谈文胜介绍,地理位置邻近度绝无仅有。一湾连三市,三市中心城区彼此距离在40公里以内,高速、高铁、轻轨、城市主干道基本实现无缝对接,这样的经济地理形态在全国绝无仅有。
产业配套完整度绝无仅有。以汽车产业为例,长株潭有整车企业6家,配套企业近300家,形成了研发、制造、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一般零部件采购在长株潭地区就可完成。比如湘潭的屹丰汽车零部件主要为长沙的大众汽车提供配套,北汽大世汽车座椅主要为株洲的北汽福田提供配套。
国家级产业园区集中度绝无仅有。区域内有湘江新区、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宁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望城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湘潭高新区、株洲高新区共9家国家级经济园区,各个园区首尾相连,围绕三市中心城区形成了一个不间断的产业圈,在全国绝无仅有。除此之外还有省级园区19家。
何谓“三个遥遥领先”,谈文胜介绍,经济总量首位度遥遥领先。2016年长株潭实现GDP总值1.37万亿元,2017年三市实现GDP超过1.5万亿元,占全省GDP份额达到了43.4%。
高校人才集聚度遥遥领先。三市目前共有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73所,其中本科院校29所,专科44所,2017年在校人数超过80万,数量居全国前五位,占三市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12.6%。大学生占人口比例之高、高素质人才储备量之大,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
科技创新转换度遥遥领先。三市目前国家级创新平台共110个,省级创新平台692个,高新技术企业将近1000家。数据显示,仅2017年上半年,长株潭地区有效发明专利共24416件,占全省总量的八成,万人专利拥有量达16.83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
有着这么好的基础和优势,具体到操作层面,重点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来推动湘江湾产业带的建设?
为此,谈文胜建议,应该出台长株潭产业发展导则,实施统一的产业准入标准,指导三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振兴计划,推动优势资源向长株潭集聚。细化区域内各国家级园区的功能定位,做到差异化发展,避免无序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三市重点产业的集聚集群发展,以企业联盟的形式整合汽车、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军民融合、健康产业等优势产业资源,上下游企业高度协作,实现抱团发展、资源共享。统一规划交通网、物流网、能源网等,串联各大园区,消除相互之间的隔离状态,实现资源要素的互联互通,打造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经济区。
体制机制方面,省级层面高位推动,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探索试行三市证照互认、环评互认、审批事项通办、企业基础数据及负面清单信息共享,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三市工商注册实行同城化,企业申领的工商执照注册地统一标注为“长株潭”,凭一个执照就可在长株潭三地办理开户、报税等事宜。企业在三市之间可以自由流动,跨市迁移无需办理注销和注册手续。
人才方面,共同打造长株潭人才“海绵区”。将湘潭、株洲的高校纳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范畴,高校毕业生在三市范围内任一区域就业均可享受三市户口、购房同等待遇。建立三市共建共享的人才数据库,千方百计留住高学历、高技能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李长宏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湖南人大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rd.gov.cn/content/2018/01/30/7248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