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是国家水稻、牲猪、茶叶、笋竹、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2014年8月,时任省长杜家毫在益阳专题调研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时,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呈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就如何激发农业发展新的内生动力,要求益阳先行探索,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近年来,益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担负起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排头兵”和全省现代农业改革“试验田”的双重职责,持续加大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的力度,于2014年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于2015年被省政府明确为全省唯一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现代农业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改革成效
(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健康发展,形成了安化黑茶、桃江笋竹、赫山大米、资阳蔬菜、沅江芦笋、南县小龙虾、大通湖水产 “一县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2017年整合到位资金7亿余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3万亩。农业总产值增速、农民收入增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在全省位居前列。
(二)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积极开发农业新型经营业态,扎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开发建设了“益村”平台,开展了“益阳市十强电子商务产品”和“益阳市十强电子商务企业”评选活动,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进展顺利,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始起步;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新机制试点工作基本成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开展。赫山区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他区县(市)相继启动了试点工作。农业投融资机制创新取得突破,财银保继续领跑全省。
(四)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大力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乡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较大改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初见成效。
二、存在问题
(一)体制机制改革难以在核心环节和深水区域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惠农资金直补的用途和方式的改革、在土地股份化改革等方面还缺乏相关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土地、农机、房屋和设施等生产经营性资产抵押融资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和瓶颈制约。
(二)供给侧改革推进步伐不快,农业农村产品共享平台搭建过慢。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运行体系、生产经营体系和监管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生态农业比较效益尚未充分体现。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好优质农产品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平台,发展订单农业;未能积极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带动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三)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持力度不大,资金保障力度不足。改革试验需要先行先试,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示范区建设更是需要大项目和大投入作为支撑。我市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共九大类223项具体改革,大部分改革内容是体制机制方面的,没有项目和资金支持;有资金支持的部分是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省市县对项目的配套资金严重不足。与国内农业发达地区相比,与省内非“示范区”和“试验市”相比,中央和省级财政无论是在益阳农业方面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安排,还是在农林渔业贷款融资等方面,都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支持和倾斜。
三、建议
(一)出台扶持政策。出台“湖南省关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在重点领域改革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专项资金安排上给予一定倾斜,为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改革发展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二)大力支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授权益阳在一些有条件的镇、村级农业直补资金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本金入股村级土地合作社,积极探索以“确股不确地”的方式进行土地确权颁证。国土部门支持益阳在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方面的改革试点并享受国家级贫困县增减挂钩的政策待遇。
(三)推进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发改、财政、国土、农业等部门优先支持益阳建设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要方向的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支持益阳加强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防控体系建设。
(四)建设全国性生态农业博览馆。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支持益阳建设一个集生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就展示和招商引资、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博览馆,并举办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生态农业博览会。
(五)支持经营性资产抵押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支持益阳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业生产设备、设施等经营性资产抵押贷款。
作者:张值恒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