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各地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发改办地[2016]2076号),邵阳市产城融合示范区纳入国家支持范围。近两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规划管控方面。我市编制了《邵阳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邵阳市区、新邵县和邵东县,以及邵阳经济开发区双清板块、新邵经济开发区、邵东经济开发区三个经开区为邵阳产城融合示范区范围,规划示范区总用地面积为120平方公里。该规划与《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邵阳市域东部城镇群城镇体系规划》形成了规划体系,充分发挥了对示范区的规划管控与引领作用。二是城市建设方面。大力实施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批城市骨架工程、配套工程相继建成或启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邵阳宜居宜业形象显著提升。三是产业发展方面。全力推进“产业兴邵”,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1125”工程。湘商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5.06亿元,开工建设485.23万㎡,竣工438.83万㎡,竣工标准厂房的租售使用率达91.8%。累计签约企业691家,入驻446家,投产328家的企业累计实现产值约176.71亿元、税收9.74亿元,就业3.67万人,在全省“135”工程综合考核评价中位居第一。尽管我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还存在很多的困难。一是资金缺口大财政十分困难。示范区虽然处于邵阳的东部发展地区,但从全省来看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自身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如2016年全市人平财政收入1699元,仅相当于全省人均收入水平的27%。二是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示范区内发展基础仍然薄弱,能源、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压力较大。三是产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示范区内有“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业基地,改革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战略重心的转移,国家对邵阳工业投入越来越少,由于投入不足,特别是产业建设项目投入少,造成邵阳缺乏大型骨干企业支撑。三是缺乏可复制的实践模式。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自国家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以来,国家和省里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进行支持,没有设立相关的专项资金予以引导,同时也没有出台具体的实施指导意见。
鉴于上述情况,为加快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特建议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住建厅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予支持。
1、建议从省级层面研究出台支持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配套政策。资金方面,建议从省预算内资金里设立产城融合示范区专项资金或是引导资金,支持示范区抓好道路和公共交通、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风景园林绿化等五大类项目建设。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安排重点向示范区倾斜。土地方面,对示范区在开发工业园区用地上,重大城镇基础设施用地适当增加用地指标,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产业企业给予适当的土地安排倾斜,适当增加城市和社区公用事业发展用地。人力资源方面,支持科技研发产业企业培养和引进高技术人才。建立具体的奖惩措施,来刺激各方面的积极性,如提高科研经费补贴、改善工作待遇、优化生活环境、开拓发展空间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园区建设方面,支持示范区内的邵阳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区内湘商产业园的支持力度,对园区的主要道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给予支持。
2、建议省发改委建议国家发改委出台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配套政策,设立相关的专项资金支持和引导各地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建设工作。建议国家发改委从政策层面和实施推动层面加强对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宏观指导,并组织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作者:周飞鹏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