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但地区与地区、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极不均衡。当前,我省基层及边远山区中小学仍不同在程度地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施不全等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教师稀缺,缺乏高学历人才。由于基层及边远山区客观环境较差,很多高学历的师范毕业生并不愿意到此工作,导致教师比较稀缺。通过调查发现,基层及边远山区现有师资力量女教师比例较大,青年教师比例较低,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缺少新鲜元素,尤其40岁以上的教师成为主体力量,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观念相比青年教师要稍微老旧。还有大部分教师的学历都是高中、中专或者中师,极度缺乏高学历的专业师范人才。除此之外,由于编制的问题,一些学校只能聘请一些代课老师,这些代课老师的薪资待遇低、稳定性差,这种流动性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十分不利。
二是资金匮乏,教育设施落后。近年来,尽管我省越来越重视对基层和边远山区中小学的投资建设,但是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数量众多等因素制约,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无法让所有这些学校都能够获得资金去建设。这种资金匮乏导致许多学校教学环境非常之差,功能室、老师住房无法满足需求,甚至在一些偏远山区,小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桌椅,更别提广阔的操场和辅助教学的教学器材、体育设施和安全防范设施了。
三是教师一兼多职,影响教学效果。由于基层和边远中小学规模较小,资金投入不足,学校教师资源缺乏,导致无法做到每个科目都配备一名专业教师,往往一名教师同时身兼多职,除了教自己的专业课程之外,还要同时教几门副课。据调查,大多数基层和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师中,30岁及以下的几乎没有,31-40岁的约占10.8%,40岁以上的约占90.2%,不少50岁以上教师还在一线教学,这样的教师年龄结构比例难以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
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引进高学历高品德人才,完善师资队伍。基层中小学存在地理位置偏远、教学环境差等不良因素,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乡镇中小学无法吸引高学历人才来校教学。因此,为了提高基层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建议教育部门加大对教师聘用制度改革力度,对引进的高学历高品德人才在薪资福利上一定要保证其优厚性,加大对其高学历人才的津贴补助,以此来吸引高学历人才在基层中小学进行教学。对于引进的高学历高品德人才要给予正式编制,让他们能够安下心来在基层中小学工作,激发基层中小学的教学活力,从而提高基层和边远山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学校现有教师,要实施教师考核和评比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品德进行考核,对于教学素质低、品德及教学效果差,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进行岗位调整或者辞退,以保证乡镇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是要提高教师工资和待遇。制定基层及边远山区教师收入最低控制线,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最终进一步提升基层及边远山区教师对职业的认可度。对于边远山区农村教师,还应考虑加大投入力度,在居住环境、交通以及通讯方面提供一些相应的财政补贴。建议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与创新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想办法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与相关部门对接免费师范生引入计划,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在未来大学毕业后会选择到农村中小学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三是要加大对基层及边远山区中小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及边远山区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建议采用政府投入、企业资助、社会捐赠、招商引资、农民出工等办法来加速基层及边远山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把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列入村委会、乡镇、县(区)政府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也作为村、乡(镇)、县三级政府主要领导业绩考核、晋升、提拔的主要依据之一,使改变基层及边远山区教育现状成为可能,成为现实。
作者:李国武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