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司法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首要目标,必须深刻领会、坚决落实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破解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做出了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各级法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以审判公开为切入点,实行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采取案件繁简分流等措施,提高诉讼效率; 确立法官办案主体地位,落实司法责任制;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夯实干警职业化根基;健全落实职业保障,增强职业尊荣感和获得感,等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在合理配置司法职权、完善人员分类管理、推进内设机构改革、优化司法绩效评价、强化司法行为监督、加强职业保障、维护司法权威、深化科技应用等方面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需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司法责任制改革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牢牢牵住的牛鼻子。完善司法责任制是建立权责统一、权责明晰、权力制约的司法权运行机制的关键,也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关键在人。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目标,客观上要求审理者、裁判者是好法官。好法官才能办好案。好法官的入口在员额法官遴选,把住员额法官遴选关,把称职的法官遴选入额。法官入额后,监管一刻也不能放松。规范权责配置,建立权力清单和履职指引制度,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完善入额领导干部办案机制,加强单独职务序列管理,健全司法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法官退出机制,建立法官惩戒制度,完善法官职业保障。法官自加压力,提高素质修养,坚守信念道德,彰显公平正义。法院党组坚持用好作风选好法官,从严管理监督法官,建立全体干警配合协调机制,发挥“1+1>2”的功效,促进司法责任制全面落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法院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不仅包括案件当事人,而且包括社会公众。一个裁判作出,既要案件当事人感受到公正,也要得到社会认同。感受到公平正义,既包含做到公平正义,又包含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官不仅要把案件判公,而且要把人心判暖。实现这个目标,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既做到程序公正,又做到实体公正。努力消除群众诉讼障碍,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让错误裁判依法纠正。进一步提高司法透明度,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让案件当事人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让人民群众能够近距离接触司法审判。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既讲法言法语,必要时也讲乡言俚语,为辨法析理营造良好环境,为化解矛盾、定分止争创造条件。裁判文书要把理说透,通过说理给当事人在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上明晰理由,说服而不是强制当事人接受裁判结果,使当事人感受到公正对待,接受裁判。加强判后答疑工作,及时消除当事人误解。处理好法理情关系。
(作者系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黎池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