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理论研究>热点评论>正文

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叶建军 编辑:redcloud 2017-12-14 08:23:13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来到上海和浙江嘉兴,追寻我们党的根脉,深情阐释“红船精神”,宣示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政治信念,为全党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直抵灵魂的党课。“红船精神”有什么深刻内涵?它和有着强烈革命精神的湖湘大地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发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湖南日报今天约请三位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追求

  “红船精神”是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巨大的政治优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追求。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一、“红船精神”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的历史起点

  政党的价值追求是政党及其各级组织和成员对某种理论及其相应政治理想的坚定不移的价值选择和执着追求,主要体现在政党为其政治理想不懈奋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就深刻体现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之中。其中,基于96年前在嘉兴南湖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红船”而概括提炼的“红船精神”,则具有独特贡献和地位。因为红船精神是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过程中、在他们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建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从一开始就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价值追求。

  一方面,红船上诞生的党纲明确规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这就明确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瞻仰南湖红船看到《中共第一个纲领》与《中共第一个工作决议》时所说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在自己的纲领文件中开宗明义确立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鲜明写下‘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这些字句。尽管处于初创阶段,但奠定了我们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开篇,“红船精神”也是其他革命精神的直接源泉。党的历史上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及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各种革命精神,都与“红船精神”有着渊源关系。这些革命精神是始终激励和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等崇高价值追求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红船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而且标注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及其核心价值追求的崇高的历史起点。

  二、“红船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的核心内涵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以“首创、奋斗和奉献”为内涵的“红船精神”,集中概括了建党前后我们党开展革命活动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风貌,表征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意义、目标和宗旨,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的目标方向与核心内涵。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在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署名文章中指出:“‘红船精神’就充分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这也就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之源。”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宣告成立,从红船上扬帆启航,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这个时候开始,党就把自己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共产主义追求。“一大”会议期间,我们党就处在白色恐怖中,由上海转至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为什么面对挫折毫不动摇?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政党核心价值追求中的立场性、根本性问题。在红船上宣告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下,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选择。红船上讨论通过的纲领,是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文献,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申明了党的政治主张,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组织原则以及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这种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建党精神,使我们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义无反顾地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根本追求。

  三、“红船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的时代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如此,在不同历史阶段被赋予不同的时代特征,表现为不同的历史任务与要求,中国梦也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追求。作为党的精神财富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核心价值追求重要体现的“红船精神”,正在日益彰显出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日益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追求的时代特征。

  一方面,“红船精神”丰富和提升了当前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追求的内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启示我们: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等。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启示我们:只要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信念,任何艰难险阻都可战胜;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等。这些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追求的重要保证。

  另一方面,红船精神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核心价值追求注入了精神动力、提供了行为示范、增强了价值自信,为持续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提供了重要内容与重要路径。自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首次系统阐述“红船精神”以来的1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红船精神”的鼓舞下,南湖红船成为全国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心向神往的革命圣地。在党的重大纪念、主题教育活动期间,到南湖红船缅怀革命先辈,重温入党誓词,已成为重要的党员主题日活动。这些既对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产生了积极影响,又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主任)

  弘扬“红船精神”,强化党的政治建设

  严华

  “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重温“红船精神”、勇立时代潮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以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首要任务。我们党从红船启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我们党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弘扬“红船精神”,就要传承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党中央权威,绝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决拥护和捍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着力增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有力抓手。中国共产党有着重视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96年前,在南湖红船里,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明确规定:“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这是我们党党内政治生活的起步。弘扬“红船精神”,就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增强党的“四自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他强调:“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光荣传统。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同时,我们要立足新的实际,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我们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自觉学习党章,严格尊崇党章,模范践行党章,忠诚捍卫党章;要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反对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要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强化政治责任,健全责任体系,切实履行管党治党的职责;要自觉接受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以完善和落实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坚强保障。红船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历史起点,在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里,确立了强化党内监督、实行严格纪律、防止发生贪官污吏化等重要思想和原则要求。弘扬“红船精神”,就要坚持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我们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牢牢抓住民主集中制这个重要制度法宝,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制度优势;要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使党内法规制度更加科学、严密、有效;要严格制度执行,提高执行力,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以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坚实支撑。“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所体现出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历程,无疑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奠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特有的标识和气质。弘扬“红船精神”,就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既需要真理的力量,又需要人格的力量,而党内政治文化正是我们党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党内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积极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为关键之举。“红船精神”蕴藏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的丰富内涵。弘扬“红船精神”,就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形成与领导职责相匹配的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的第一能力,是履职尽责的牢固根基。领导干部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其政治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统筹推进“四个伟大”进程中,领导干部要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提高政治能力,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觉悟,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加强政治历练,锤炼政治品格,磨砺政治意志,在实践中积累政治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红船精神”闪耀湖湘大地

  庄超

  “红船精神”所承载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集中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创立者的革命精神。它与湖湘文化、湖南人的精神密切相关,与毛泽东、蔡和森的建党理论与实践一脉相承,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强大生命力,在湖湘大地闪耀璀璨光芒,并被湖湘儿女弘扬光大。

  一、激励湖湘儿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求实创新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求实创新”是湖湘儿女的出生印记,也是湖湘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古往今来,无论是推动社会变革,还是推动实践创新,湖湘儿女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东汉桂阳郡人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位列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宋代周敦颐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明清时期王夫之的船山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湘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深受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革故鼎新”的影响,践行“红船精神”的灵魂——“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开一代风气之先,成为求实创新的先驱。

  “大学之道在新民”。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进步青年,在长沙成立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一个“新”字,引领一群湖湘儿女迈向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求知、探索、发展、创新之路,创造了多个“最早”和“第一”:

  1920年7月,蔡和森在蒙达尼会议上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成为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第一人;同年11月,毛泽东、何叔衡在长沙秘密创建国内和海外8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之一;1921年10月,毛泽东、何叔衡主持建立全国第一个省级党组织——中共湖南支部,毛泽东为第一任书记;1922年9月,粤汉铁路、安源路矿、水口山等工人大罢工,掀起湘区第一次工运高潮,震动全国;作为大革命时期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湖南至1927年5月,全省农会会员达600万人,居全国第一位。这些开创性历史,将永耀史册。

  二、激励湖湘儿女坚定信仰,百折不挠,担当奋斗

  “坚定信仰、百折不挠、担当奋斗”是湖湘儿女的精神特质,也是湖湘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从《史记》中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到杨度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从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王船山的“六经责我开生面”;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从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人积极推进的改良维新运动,到黄兴、宋教仁、蔡锷等人勇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时代重任等等,有力印证“百折不挠、担当奋斗”一直被湖湘儿女奉为座右铭,在湖湘大地传承践履,萦绕回荡。

  近代以来,湖湘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民族解放与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挠、勇于奋斗、敢于担当、不惧牺牲,书写了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传奇,把“红船精神”的支柱——“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革命战争年代,在湖湘这块红色沃土上,先后爆发了秋收起义、湘南起义、桑植起义、平江起义,从而创建了井冈山、湘鄂西、湘鄂赣、湘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湖湘儿女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全省英名在册的烈士有15万人,已查明的烈士约20万人,牺牲的革命烈士和被杀害的革命群众达100多万人。为了信仰,毛泽东为革命献出了6位亲人,在他抬头望月的眼眸中那一抹化不开的柔情里,有的是对于“骄杨”的最深切怀念;为了信仰,贺龙参加革命前已经是军长,却心甘情愿“脱下皮鞋穿草鞋”,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坚决跟共产党走;为了信仰,夏明翰就义前留下了震古烁今的诗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中,为了信仰,湖湘共产党人始终无所畏惧、愈挫弥坚、百折不挠,以“砍头只当风吹帽”“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终于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新湖南。

  三、激励湖湘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奉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奉献”是历史赋予湖湘儿女的神圣职责,也是历史赋予湖湘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根本宗旨。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征程中,我省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共湖南省委引领湖湘儿女始终坚守着出发之时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使命,努力践行“红船精神”的本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湖湘儿女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冲天干劲和巨大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一穷二白的三湘大地上谱写最新最美的诗篇、勾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初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工农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湖南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为后来的奔小康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共湖南省委率领湖湘儿女大刀阔斧、砥砺奋进,办实事、惠民生,人民福祉显著改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大幅提升。从2012年至2016年,全省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54万亿元,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1万。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均分别达到28838元、10993元。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深入实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两房两棚”建设有力推进,解决了1000万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

  红船不朽,精神永存。“红船精神”一头连着党的根脉渊源,一头指向更为广阔的未来。在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已经铸就了经典式的红船传奇;在当今这个火热的新时代,充满朝气的新一代湖湘儿女正在描绘着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壮丽画卷。让我们继续汲取“红船精神”的力量,当好“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推动红船继续破浪前进,胜利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叶建军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