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文”转到“办事” 从“答复”走向“落实”
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有关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建议办理工作从“办文”转到“办事”,从“答复型”进一步转到“落实型”予以充分肯定,对办理中的创新举措表示赞许,要求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和督办考核,让代表建议更好落实落地,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负责。
据悉,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856件。其中:由省政府办公厅及相关部门、部分市州政府组织办理778件。到8月14日,各承办单位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从代表反馈情况看,代表对办理过程满意90%、基本满意10%,对办理结果满意93.3%、基本满意6.1%、不满意0.6%。
制度创新,为办理添压力
提出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方式,建议办理工作在制度上创新完善设计,对代表建议的办理能起到督促、指导作用。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办理单位办前、办中、办后“三联系”代表制度,推动办理单位与代表形成良好互动,增进代表对办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在充分征询代表和办理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省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设置,将代表“满意度”细化为对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两方面、以办理过程为主的评价模式,受到代表和办理单位的好评。
省政府也建立健全了建议答复公开制度,要求除涉密和敏感信息外,对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以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代表建议办理答复,必须在答复代表后1个月内在省政府及部门网站上公开。
王荣木委员指出,省人大常委会将代表的满意度细化为对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两个方面、以办理过程为主的评价模式,结合了工作实际,增强了工作实效。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阳运逵也认为,反馈意见模式的改进非常用心,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工作实际,效果明显。
一些委员对政府部门及时公开建议办理答复函的做法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此举是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回应群众关切,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体现。
细下功夫,加速建议落地
在今年的建议办理工作中,省人大常委会注重将办理工作贯穿代表工作始终,并与省人大常委会其他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安排:根据每次常委会会议议题,从建议库中挑选建议与议题内容有关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提高了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各项立法活动、执法检查、调研视察都注重邀请提出相关建议的代表参加,及时回应了代表对有关工作的关心。
各办理单位不断优化办理措施,着力在做实做细上下功夫。省公安厅、教育厅等单位都制定了办理联系卡,要求办理人员如实记录联系情况;许多单位在办理过程中开展了与代表“面对面”交流、邀请代表调研视察等活动;省法院有75%、省检察院有66.7%、财政厅有40%的建议办理都采取了上门走访的沟通方式。
有关承办单位负责人对建议办理认真把关。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单位由负责同志审签答复内容,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工作报告和政策宣讲式、避重就轻和言之无物等四类答复“一律不予审核”。省法院对少数不符合要求的答复意见,一律退回承办部门重拟整改,确保了办理质量。
陆振华委员说,办理部门的认识高、责任心强,办得实在、办得有成效。
加强督办,让落实更完美
如何发挥建议办理的示范引导作用,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选择了重点督办方式。
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确定了6件重点督办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省人大6个专委会督办。各督办组积极与代表沟通,采取发文、走访、召开协调会、座谈会、开展视察调研等方式,认真听取代表对督办工作的意见。部分督办单位还多次召开会议,与承办单位反复研究办理工作。截止8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6件重点督办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取得了较好效果,相关代表对6件建议的办理工作均表示“满意”,并高度赞扬了重点督办建议工作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中起到的示范效应。
省政府在选取7件建议由省政府领导领衔办理的同时,还选取20件作为省政府办公厅重点督办建议,充分发挥了示范引导和督查督办作用。
一些委员指出,今年代表建议办理在三个月内办结率比较高,今年达到83.3%,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各办理单位强化结果导向,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抓手,让办理工作从“办文”转到“办事”上来,工作重点聚焦解决实际问题,力争通过办理一件建议,解决一方面问题,推动一个领域工作,取得一方面成效。民政厅在“低保兜底一批”政策实施过程中,积极吸纳代表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建议》中提出的相关建议,将“提高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确保全省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按年度动态调整后的国家扶贫标准”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
来源:四川人大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