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桂阳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建设摆上人大机关建设的重要位置,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全面提升了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和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信息化保障能力。
一、人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鲜明指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可见,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与时俱进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台阶,新形势下,加强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人大信息化建设是更好地实现人大制度,增强制度自信的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在新形势下,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进一步扩大社会公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才能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才能增强人们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自信。
加强人大信息化建设是更好地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提升履职效能的需要。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水平。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平台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开辟了新的渠道,有利于提升人大代表履职效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人大信息化建设是更好地发挥人大机关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搞好服务是人大机关的主要职能。为“三会”服务、为代表服务、为常委会领导服务、为机关同志服务、为老干部服务,这些都是人大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社会,只有推进机关工作信息化,有效整合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传统办公模式向现代办公模式转变,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大机关的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二、人大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了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充分借助代表工作室、履职服务平台和现代通讯手段做好代表联系服务工作,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条块相结合”和“建设与运用相结合”,实现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全天侯、常态化。
(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为了畅通人大代表与广大选民的联系渠道,让代表履职有阵地、活动有场所,常委会决定对乡、村两级“代表工作室”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并借助于电子服务平台,突破时空阻隔,架起民情民意的直通车,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使人大联系人民群众零距离、全天候、常态化,使人民群众的声音能随时随地传递上来。
一是建设线上电子服务平台。今年5月份,县人大常委会拟订了建设“代表电子履职服务平台、构建十大系统”的“智慧人大”计划,并报请县委批准实施。该平台的建设是全县代表工作迈入信息化的破冰之举,平台设有计算机终端平台和移动端平台,包含代表建议、代表履职考评、履职通、微信公众号、代表双联平台、人事任免及任后监督、人大网页、代表信息互动等10个主系统。并将乡镇(街道)、村人大代表工作室纳入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管理,实现线上(电子平台)线下(代表工作室)双平台管理服务全覆盖。该平台已于今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人大与“一府两院”、国家机关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方式的网络化和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的智能化。
人大代表可通过服务平台提出议案和建议,实时跟踪“一府两院”办理情况,并对办理结果进行评价,保证代表的真实意愿得以实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监督工作中,实现人大与“一府两院”的有效互动,实现人大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合力,增强监督实效。
二是建立线下代表工作室。按照“五有”( 有牌子、有制度、有办公设备、有台帐、有履职登记)标准,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创建和完善了“县人大代表工作室”;按照“三有”( 有牌子、有台帐、有履职登记)标准,在全县19个乡镇371个行政村(居委会)建立了“乡镇人大代表工作室”。代表活动平台规范化建设的“全覆盖”为代表履职学习交流、接待选民群众、密切选民群众联系和开展代表活动提供了固定场所,让代表履职有了“家”的感觉。
(二)建设与运用相结合
建设代表电子履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必须做到人才队伍素质有保障和经费有保障,建立代表履职激励机制,形成“建设与运用相结合”的局面。
一是平台建设要体现操作简易化。建设履职服务平台,在设计上要符合基层实际,要求操作简易、使用便捷,向代表培训时,能让代表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该平台的操作使用。让代表真正感受到“智慧人大”给代表工作带来的便利和效率。
二是平台建设要有人才和经费作保障。代表电子履职服务平台的建设,必须有人才作保障。县乡两级人大工作人员是平台应用的操盘手,其素质和运用能力直接决定着平台应用的效率。因此,通过对县乡人大干部的平台运用业务培训,使之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平台开展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既精通人大业务又熟悉平台应用操作的信息骨干队伍。
代表电子履职服务平台的建设,必须要有经费作保障。从2017年起,将县乡人大代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其中,县、乡代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分别为2000元、1000元,无固定收入的县、乡代表误工补贴经费每人每月分别为300元、200元。每年给各乡镇街道按照人口3万以上的安排5万元、人口3万以下的安排3万元的标准下拨平台维护经费,由乡镇街道人大管理,专款专用,保证了平台建设管理的需要。
三是建立代表履职激励机制。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县、乡人大代表履职登记办法,发放履职手册,实行积分制管理考核。年终,由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集中考核,考核结果与代表履职补贴和误工补贴挂钩,让代表履职既感到有压力也有动力。
(三)条块相结合
代表电子履职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上下联通”,即:人大常委会机关与人大代表的联通渠道,人大常委会机关与“一府两院”的联通渠道,人大常委会机关与乡镇街道人大的联通渠道。在县人大联工委设立“桂阳县代表服务中心”,为省市县乡四三级人大代表履职服好务。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工作机制以及“条块结合”的人大代表联络格局。
三、人大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要求
面对人大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有关要求,特别是要落实关于加强人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深化对人大信息化的认识。要充分发挥网络在人大工作中的作用,用“网络之手”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迈上新台阶。
一要强化政治意识。人大信息化建设要把牢方向之舵,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信息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建设人大网络要依靠党的领导,网络运行要体现党的领导,网络内容要突出党的领导。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指导人大信息化建设,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形象工程。
二要强化法治意识。人大信息化建设,通过开设面向广大群众的网络窗口,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网络优势,方便群众在网上反映意见、建议和诉求,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渠道。但网络世界不是虚拟空间,而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因此,代表电子履职服务平台的设计要依据法律法规,平台的内容要体现法律法规,人大工作人员和人大代表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规范网络行为。
三要强化安全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两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信息网络技术虽然为我们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更为便捷、快速、有效的途径,但在人大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安全这根弦不能松,要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和信息化安全保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信息传送的安全性,对于不能公开和影响稳定因素的信息,坚决不能在网上传播,通过网络传送的信息,要做好信息的加密措施,确保涉密涉稳信息不公开。为此,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要制定信息安全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强对人大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遵守网络安全制度及网络道德规范,本着“有利于开展工作,有利于安全稳定”开展网络工作及交流活动。
总之,信息化已经成为人大工作的新常态,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的新平台。人大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行权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推动和促进人大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桂阳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邓芳斌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