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津市市人大常委会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机关服务为核心,推进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使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注重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软硬”兼施,夯实工作基础
1.强投入。近年来,人大机关累计投入50多万元进行信息化硬件建设,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复印件、传真机、扫描仪等设备,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根据审议评议、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工作需要,配置了电子显示屏、投影仪、音像监控、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切实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科学、便捷的服务。同时,支持镇、街道人大推进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为基层人大职权行使提供了有力保障。
2.建平台。安装电子表决系统。2013年投入资金近50万元在常委会议室安装了电子表决系统,近五年来系统运转正常,没有出现任何差错,保证了人大集体行使权力的公开、公平。建立人大网站。于2009年建立津市市人大网站,每年投入近万元对网站进行维护和完善,申请注册了域名,明确专人负责网站的日常更新。网站合理规划主题板块,侧重反映监督工作、代表履职情况等,注重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好了解人大工作动态、更加便于反映意见和建议的平台。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在机关重要部位设置监控探头,与机关局域网相连,通过访问特定IP地址进行查看,对机关的安全、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3.提技能。办公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才队伍是根本,提升技能是关键。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调入7名年轻干部充实到每个委室,为信息化建设夯实了人才基础。组织集中学习计算机操作、办公软件操作等,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老同志提高信息化操作技能,在机关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干部职工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二、发挥优势,促进效能提升
1.以信息化建设促机关管理规范。对人大日常性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机关干部职工电子档案,记录干部基本情况、学习培训、工资、考勤、休假等各方面信息,及时对档案进行更新、完善,通过人员管理的信息化,规范了机关党务、政务、财务、工会等事务性工作。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注重加强保密工作,制定保密制度,专门配置2台涉密计算机,实行物理隔离,配备涉密U盘,有效提高了人大机关保密工作规范化水平。
2.以信息化建设促办公效率提高。去年换届后,我们为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购买并建立了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配备专门服务器,明确专人操作,机关文件处理、资料传阅全部通过办公软件实现,常委会会议通知及资料提前一周上传办公软件,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电脑、手机随时查阅,基本做到了无纸化办公。建立并运用好人大常委及人大机关微信、QQ群,发布会议通知,推送人大工作信息,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
3.以信息化建设促宣传影响提升。立足人大网站,加强人大新闻信息宣传工作。实行发表调研、信息等文字材料考核制度,量化各委室及机关干部任务,并与岗位责任制考核和评先评优挂钩。机关干部轮流撰写人大工作报告、工作要点,每季度撰写调研、经验文章,集中点评文字材料,出现了人大系统人人参与写稿、及时准确报道的喜人形势。近年来,津市人大平均每年在常德市级以上刊物、媒体发表文章达100篇以上,17篇理论文章在省、市获奖,人大工作感染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人大机关网站信息容量也成倍增加,时效性更强,宣传效果更好。
三、深化应用,支撑人大履职
1.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支撑。建立人大代表QQ群、微信群,及时收集、整理、反馈代表对人大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同时为代表提供人大、“一府两院”以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信息,保障代表知情知政,为代表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创造条件。在网站上开辟代表履职专栏,记录、公开代表履职情况,将代表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代表履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开辟了代表风采专栏,公布每年评选出的优秀代表名单,宣传优秀代表的典型事迹,在代表中树立了创先争优的导向。
2.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提供支撑。坚持通过信息化建设,努力为代表联系选民提供好的途径。如:在人大网站公布代表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方便选民联系代表;设立代表信箱,让代表通过网络倾听民意,及时收集、整理、反馈选民的意见和建议;开辟议案建议专栏,公布代表的议案、建议以及办理进展情况,提高了代表在建议办理过程中的参与度,也让选民能够参与评判,推动了代表与选民更好、更多地进行交流。
3.为人大机关服务群众提供支撑。在网站上及时公布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动态、决议决定、工作报告以及任免名单等,及时更新政策法规、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内容,使群众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人大工作开展情况,获取有关信息。今年随届任命,在网站上晒任命部门负责人的履职承诺,让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监督,收到了较好反响。推行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群众参与热情较高,形成了人大机关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开通了网络信访平台,信访室及时收集、整理群众网上信访件,认真给以答复或转交有关部门处理,畅通了信访渠道。
近年来,津市人大常委会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有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不足,我们将以此次经验交流会议为契机,学习省人大以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加强平台建设、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努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新台阶。
来源:津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