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人大信息化建设专题>经验交流>正文

着力搭建信息平台 积极推进全市人大工作新发展

来源: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17-11-16 17:30:47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和民主政治建设,也为人大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我市人大常委会将信息化建设当作创新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以门户网站为基础,以人大代表履职管理网络平台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人大宣传工作的新方式,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人大信息化工作水平,努力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履职行权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保障。

  一、基本情况

  (一)以网站建设为依托,着力推进人大工作公开透明

  衡阳市人大门户网始建于2008年,分别在2013、2015年进行两次大的改版升级。2015年改版按照国务院最新的考核要求,重新梳理网站栏目,根据栏目重新设计网站界面,平台升级为易用、高效的平台,兼容主流浏览器。改版后的衡阳人大网页面漂亮、内容丰富,网站设置了人大要闻、工作动态、监督纵横、立法窗口等二十多个栏目,做到了文、图、声、影同举,第一时间发布人大工作动态、重要活动、公开事项、落实结果。依托网站建设,推进人大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展示了衡阳人大的新形象。

  (二)以代表履职平台为抓手,着力提高代表履职效率

  根据《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建立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网格化管理工作平台的意见》文件精神,我市共计投入经费约500万元建设工作站和网络平台,大力推进衡阳市及所辖12个县(市区)和219个乡镇(街道)工作站硬件建设。目前,市、县、乡三级人大共232个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均已挂牌启用,为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履职提供了重要平台。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全市的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及建议办理系统。系统内设代表信息管理、动态信息、学习分享、代表履职信息管理、代表履职评价表管理、代表建议办理六大板块。每位人大代表都有一个私人账号、一个密码,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将民情民意或工作建议及时上传到网上,由工作站管理员将其按程序转办下去,处理结果由相关单位反馈回来后,经工作站再反馈给代表。同时,代表个人履职情况也能在网上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上、下级工作站之间做到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确保每个人大代表下接“地气”,联系群众,上接“天线”,联系各级人大工作站、各级人大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全市13195名五级人大代表个人信息、代表履职管理、代表建议处理实现一网联通、一网查询、一网管理,代表工作登上了信息化的“高速列车”。随着全省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推进会在衡阳召开,衡阳建立网络平台的管理经验得到了省人大的充分肯定和兄弟市州人大的一致好评。

  (三)以移动客户端为平台,着力拓展新媒体宣传领域

  2016年,我们开发了安卓版和IOS(苹果)版手机客户端,实时抓取衡阳人大网站内的相关新闻,通过手机客户端呈现给用户。打造了涵盖动态新闻、专题活动等内容的政务宣传与服务新媒体平台,拓展了宣传阵地,适应了移动上网的新形势。

  (四)以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推进人大工作互动

  2017年以来,我市各级人大广泛开展“三学三争”(学系列讲话,争当坚定信念的表率;学党章党规,争当遵规守纪的表率;学宪法法律,争当为民履职的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就。湖南日报、凤凰网、红网等20多家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该活动将贯穿全年,结合衡阳人大的立法、决定重大事项、增强监督、选举任免及为民履职等方面工作展开。我们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学习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业务知识,组织系列讲话学习体会论文评比和演讲比赛活动,并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修订完善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工作制度。

  “三学三争”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全体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而且密切了代表之间的联系,畅通了代表与“一府两院”之间的沟通渠道。今年1月,我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所提出的1条议案和200余条批评、意见和建议全部实现网上提交,现在“一府两院”正在抓紧办理之中。代表们通过交流沟通,利用履职平台对办理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并对办理结果进行评价,有效提高了议案、建议的办理效率和质量。今后,我们还将开通手机联网,做到人大代表与工作站实时互动,还将与政府的信息办联网,将市委的重大决策、政府的重要政策等党务、政务工作向人大代表发布,拓宽人大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便于人大代表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好地建言献策。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我市人大信息化建设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离形势的发展、上级的要求、代表的需求及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远远跟不上这个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1.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滞后。我市人大常委会仅有一台电脑连接衡阳市电子政务内网,主要用于接收市委、市政府的文件通知,市、县(市、区)人大机关普遍未建立内部业务网络,不能实现省、市、县(市、区)人大信息的互联互通。

  2.网站资料更新慢,互动性差。网站内容比较单一、不够生动活泼,信息加载还不够全面,有时会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访问量低。缺乏互动交流,在听取民声、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引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面做得不够。

  3. 代表利用平台履职还有难度。部分基层人大代表没有电脑或不会使用电脑,其闭会期间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履职情况,难以通过履职服务平台反映。

  4.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受机构、编制等限制,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未设信息科,没有专职人员来开展这一块的工作。我们的网站技术依托衡阳市电子政务办,日常信息上传由研究室一名工作人员兼管。代表履职平台由专业机构研发建成后,后续的管理使用也没有专门人员负责。网站和平台,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我们人大干部就束手无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两点建议

  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省人大相关工作部署,充分借鉴兄弟市州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市人大与各县市区的内部业务网络,推动专门机构建设,提高人大信息化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进一步完善我市人大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

  两点建议:1.建议省人大出台有关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网络平台建设的方案,统筹规划和协同推进各地人大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各市(州)、县(市)增设信息化建设专门机构,为各地人大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2.建议省人大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培训,打造一支高水平、复合型的人大信息化建设者队伍,促进各地人大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交流。

来源: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