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县乡经验交流>正文

夯基垒台创“十有” 创新发展迸活力——永州市东安县井头圩镇人大

来源: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17-09-06 11:25:08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近年来,我镇人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15〕18号、省委〔2015〕26号文件和省市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开展了以“有思路引领、有实践创新、有民情通道、有支撑载体、有丰富活动、有健全制度、有规范管理、有分类台账、有经费保障、有明显成效”为主要内容的“十有”乡镇人大创建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最基层的民主法治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搭平台建阵地,开辟人大工作“根据地”

  坚持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十有”乡镇人大为目标,着力建设乡镇人大工作“根据地”。坚持软件与硬件同建、标准与规范并重抓建设,配齐了电脑等办公设施,设立了联系群众电子邮箱、代表联络微信平台、民意热线电话、征求意见箱等4个民情通道,畅通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坚持制度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走访制度等10余项工作制度,建立了人大代表活动台帐等“七个台帐”,明确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接待群众的工作流程,配备了1名专职秘书和2名联络员,定期组织开展履职活动,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建机制夯基础,走好创新发展“强基路”

  紧紧围绕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目标,坚持上下联动,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制定出台了代表履职评价、代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将每月15日设为代表集中接待选民日,安排代表在工作平台接待选民来信来访,帮助选民解决难题;特别是大力推行“参加一次履职活动,提出一条高质量建议,办好一件实事,联系一户贫困户,进行一次述职”的“五个一”代表履职工作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紧紧依托人大代表这个主体,将推动问题解决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工作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听民意,察民情,解难题。在镇党委、政府集中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镇人大通过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在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召开代表大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决定决议,将群众意愿凝聚为党委意图,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三、联选民解难题,架设联系群众“连心桥”

  紧密结合省人大“双联”活动和县人大“走基层、走代表、走选民”“三走”活动,扎实开展“贴民心、访民意、解民忧”主题活动,紧紧依托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实行“沉下去”和“走上来”相结合,充分运用人大代表微信群等新型联络手段,及时了解收集代表、选民的意见,将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认真督办解决,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民情直通车”,架设联系群众的“连心桥”。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建立以来,年均收集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批评和意见达60余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50余个,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与信访工作相结合,年均化解信访案件100余件,有力减轻了信访工作压力,为促进全镇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强素质促履职,种好民主法治“责任田”

  坚持把提升代表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作为重点,以工作平台为主阵地,严格按照《东安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十有”乡镇人大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东安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评价暂行办法》和《东安县人民代表大会各乡镇代表小组工作考评办法》等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一系列规范性强而且管用的文件,大力推行县人大倡导的“一月一安排、半月一接待、双月一活动、一季一会议、一年一考评”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乡镇人大全年按月制定工作安排,每半月至少集中接待一次群众,每两个月至少依法开展一次监督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每年进行一次考评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履职方式,探索长效机制,破解制约瓶颈,严格代表履职评价,着力解决“不种责任田,不会种责任田,种不好责任田”的问题,提高乡镇人大整体工作水平。“五个一”工作机制实行以来,共开展监督活动10余次,组织人大代表履职考评30人次,有效强化了人大代表履职责任,提升了履职能力。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