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公民权利保障体系愈加完善,公平正义的阳光正照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给民安心,织就公平正义的法治体系
从刑法修正案(九)从严惩处买卖人口犯罪,到“作弊入刑”保障考试公平,愈加完善的法治,让守法者更安心,让对违法者的惩处更有力。
2015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两年多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实践,给人民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护。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42.7%,人民安全感连年保持在90%以上。
群众关注什么问题,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诈骗、校园暴力、突出难点问题,政法部门密集出台措施,集中清理整治。
2016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共同出台进一步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通告、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徐玉玉案”等62起重大典型案件被挂牌督办、7个重点地区被督导打击治理。今年5月,最高法、最高检就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做出了系统性规定。
与民方便,让司法过程公开透明
2016年5月12日,天津市民陶桂春通过自学直考,成为天津市通过该方式取得驾照的第一人。“自学直考政策特别适合我这种没有时间到驾校练车的人。”如愿拿到驾驶证的陶桂春一脸兴奋。
排队长、学车难、约考难……昔日驾考模式的诸多不足,随着自主约考、自学直考的渐次铺开正逐渐成为历史。
打开手机“百度地图”,点击“百度检察地图”中的“检察官徽章”标志,全国四级检察机关3000多个检察院的精准定位、职能介绍、联系电话、举报电话便尽数显示出来。这是今年3月,最高检联合百度地图推出的一个检务公开新平台。
如今,全国法院系统“智慧法院”建设深入推进,超过2000家法院运行诉讼服务网,实现大厅、网络、热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群众通过网页、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可办理驾考预约、机动车年检等百余项业务。
“互联网+”的东风把执法“晒”在了阳光下,用群众监督倒逼公平公正。目前,公安部门在25省区市建立运行了统一的执法公开平台,网上轻轻一点就能获知案件处理流程;最高法所有公开开庭案件都通过网络直播,各级法院直播庭审超过60万次……
全面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机制,让群众不再为办身份证来回奔波;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检,政府部门与检验机构清退脱钩……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政法部门大力推进“放管服”,让工作制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以民为本,让制度成为公平正义的坚强依靠
今年4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分局近80名一线民警,在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关于执法纠纷的庭审。这堂特殊的执法规范“培训课”,是近年来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要让民众从每一起司法实践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查验身份证应明确查验范围,随身携带警察证;不得强行干涉群众拍摄执法,但拍摄者要与现场保持3米以上安全距离……深化公安改革以来,公安部已对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及近500项裁量基准作出修订,形成了公安执法权力和责任清单。
长期以来,“执行难”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诚信。近年来,最高法与公安、金融等部门合作,通过健全联合信用惩戒体系、出台网络司法拍卖等涉执行司法解释和规范文件等综合措施,让司法公信力有效提升。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发展迅速,全国已有2000多个看守所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174个“无律师县”问题全部解决,“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在一些地方初步形成。
人民司法为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各政法部门从人民最关切的问题出发,坚定不移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让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中国的新活力,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 (据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来源:新华社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