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市县人大>岳阳>工作动态>正文

湖南省十二届人大代表李国武参与“我为脱贫攻坚争贡献”竞赛活动

来源:《人大导刊》 作者:戴一营 编辑:redcloud 2017-07-18 17:47:45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今年年初,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倡议,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我为脱贫攻坚争贡献”系列竞赛活动。为了响应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的号召,履行一名省人大代表对选民的承诺,根据临湘市人大的具体部署,李国武报名参加了产业脱贫、培训就业脱贫、兜底保障脱贫、教育助学脱贫、医疗救助脱贫、基础设施完善脱贫等竞赛活动,并迅速行动,主动联系羊楼司镇新屋村帮扶。帮扶工作中,他采取区分情况,有的施扶的办法,突出抓“扶弱、扶业、扶志”三个核心环节,成效明显,得到了特困群众的肯定。

  扶弱,解燃眉之急

  新屋村共有889户、31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55人。摸清情况后,李国武迅速对接,组织扶贫小分队进村入户算基础帐、增收帐和条件帐。在驻村摸底中,他了解到,贫困户黄落良,早年因车祸致腿部三级残疾,20多年来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近两年因为原来装的廉价假肢损坏,又没有钱更换,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中一贫如洗,母子俩仅靠扎扫把维持生活;新屋村黄家组的黄卫为,本人听力障碍劳动力弱,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家中特别困难,今年好不容易盖了房子,却家徒四壁,没钱接电。与黄落良、黄卫民情况相似的还有因病致贫的9户、因残致贫的2户。

  这一类对象,劳动能力弱,维持生计都十分不易,如何帮扶这一类最没有自救能力的对象?李国武首先想到的是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确保吃、住、看病就医等基本保障有着落。他出资1.2万元,联系为黄落良更换了高质量的假肢,鼓励他到十三村就业,并资助2.5万元,为他家搭建了两间住房,一间厨房。他为黄卫民送去床铺、桌椅板凳、煤气炉灶,并请来电工、带上电线帮他安装,还送上了10只正在下蛋的母鸡,今年开春又为他家送去了果树苗,建起了家庭小果园。

  自参加脱贫攻坚竞赛活动以来,李国武每年都拿出60万元保底资金作为扶贫专项基金,用于精准帮扶的物资保障。

  扶业,寻脱贫之路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解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是增强发展后劲的基础性工作。李国武为新屋村和如斯村安装路灯50盏;为松峰村、如斯村2公里通村公路两旁栽种果树、柏树和桂花树,实现全路段绿化;为尖山居委、梓山村硬化村级公路。近年来,他投入资金60万元,为帮扶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让帮扶村灯亮起来,路硬起来,环境美起来。

  贫困对象因限于家庭及身体条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找不准生财之路,这是贫困对象越来越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村光有“脱贫路”还远远不够,还得帮助每家每户找准增收创收的路子。

  李国武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临湘大部分贫困村宜林荒山较多,如果将这些荒山全部栽上果树,不但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还能让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于是他出资20万元,购买适合当地栽培的红心柚、沙糖桔、黄桃、李子等果苗2万多株,在聂市镇、羊楼司镇的新屋村、如斯村和龙窖山村等栽植,并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交由贫困户管理,还请科技人员传授栽培技术,挂果后每年的固定收益由贫困户共享,群众称其为“同心果园”。李国武还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全市打造100个这样的家庭小果园。黄光球父子因病因残致贫,李国武就帮他协调承包组里的水库养鱼,并为其送去一批鱼苗,前不久又为他送去2头仔猪和10只母鸡,并承诺他的农产品,十三村公司以不低于市场价格的标准收购,还将其妻安排在十三村上班,年薪2万元以上,通过这种家庭小产业扶贫方式2016年黄光球家年纯收入达到3.5万元。黄家组的余松柏,爱人病逝,儿子智障,几亩责任田勉强解决吃饭问题。结对帮扶后,李国武在解决他家危房改造的同时,还给他家送去了一条致富小黄牛,并利用其儿媳会打豆腐的手艺,出资购买磨浆机,现在单靠打豆腐每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全家年收入可突破3万元。近年来,李国武共为65户216人,提供了110多万元的临时救助。

  李国武把解决特困对象的就业问题作为被扶对象踏上致富路的关键环节来抓。新屋村黄家组的黄林强,妻子体弱多病,有3个孩子读书,家庭重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李国武将他安排到十三村就业后,有了固定收入,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现在一个孩子顺利考上大学,2个小孩子升入高中,还盖起了新房。近年来,李国武先后为112名贫困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并保证人均月工资在2100元、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帮助86名贫困群众顺利脱贫。

  扶志,坚致富之心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李国武联系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根子还是在思想观念上,大部分贫困户经受生活上多年的打击和不幸之后,缺乏自力更生、发家致富的勇气和决心。为了解决这一“心病”,让贫困群众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踏实,他想了很多办法。

  他坚持坦诚相待,以诚动人。真诚最能打动人,激情最能激发人。在帮扶中,李国武从不大包大揽,而是充分听取帮扶对象的意见,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被扶对象不愿做,不乐意做的事,决不勉强。与此同时,他还与扶贫村党员、干部会商,把扶贫工作的目的、方法、步骤、措施讲细讲明,让贫困户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保持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定力。

  他突出开展技能培训,帮助特困对象树立信心。李国武不但向贫困户讲述自己下岗艰辛创业的人生经历,还从多方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人员,一户户地家访,及时为帮扶对象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利用村部活动室,定期为帮扶对象举办种养植业业务讲座,把大家集中起来培训;组织技术人员针对特困对象提出的问题,编印简明、易懂、管用的辅导资料,让“技术员”永远留在扶贫对象家中。他还为扶贫对象订了《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学习与宣传》等十多种报刊杂志,让群众及时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政策信息,开阔眼界,让大家理清发展思路,明白自己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可以早富、快富,让贫困户自己选择脱贫的路子,尝到致富的甜头。

  扶贫攻坚永远在路上。李国武愿做一个脱贫攻坚路上的快乐使者,将精准扶贫做成有意义、有乐趣的事,同更多“我为脱贫攻坚争贡献”竞赛活动的参与者一道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把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带到千家万户,让所到之处充满欢乐。

来源:《人大导刊》

作者:戴一营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