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戴道晋
“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组委会副主任
(2016年9月12日)
同志们: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是“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以下简称“安全行”)活动开展第十三年。这些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综合监管体系建设,稳步发展农业标准化和“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强化监督检测,深化专项治理,严格监管执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有力保障公众消费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刚才,省农委和益阳市、鼎城区、中方县等几个单位作了很好的典型发言;等会,君文副主任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从政府工作层面,就深入推进“安全行”活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须臾不可懈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食品安全要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完善监管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
湖南是全国水稻、生猪、蔬菜、柑橘、茶叶、禽蛋、水产品商品主产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重、责任大。当前,我省土壤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等产地安全问题依然突出,违法使用禁限用农兽药等投入品、非法添加禁用物质的现象屡禁不止;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监管难度大;基层监管网络还不健全,质量追溯、准出准入管理等全程监管机制还不完善;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监管装备条件落后,监管能力亟待提升。我们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到以人为本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中去谋划,把确保公众消费健康作为维护民生民利的大事来抓;必须牢固树立绿色生产、安全发展理念,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来抓;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长期任务来抓,真正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二、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系统工程、长期性任务,必须科学统筹规划,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做到治标与治本密切结合;要以“安全行”活动为契机,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监管措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要切实加强产地安全和农业投入品监管。要依法推进产地安全管理,以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强产地安全巡查监督,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控,依法惩治污染和破坏产地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和监测工作,稳步推进土壤重金属综合治理,逐步实现产地分类、分级管理。要严格农业投入品源头治理,切实强化农兽药等投入品经营使用监管,加大对农资市场监督和产品质量监测力度,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使用禁用农兽药和非法添加隐性成分违法行为;广泛宣传农兽药等投入品使用规范和要求,增强生产者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绿色防控,深入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二要积极推进标准化和“三品一标”认证。要紧密围绕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强化农业标准推广应用,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和菜果茶标准园、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水产品健康养殖场建设。要围绕地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培植、紧紧依托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标准化核心基地、核心产业,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规模和发展水平。要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过硬品质、过硬竞争力的“湘”字号农产品品牌,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要全面加强生产巡查监督和农产品质量监测。要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巡查力度,加强宣传和指导服务,监督生产者规范建立生产档案、遵守农兽药等投入品使用安全规定。要强化收储、运输环节监管,规范生猪定点屠宰准入管理,注重在巡查中及时发现问题隐患,有针对性强化监管措施。要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进一步优化利用检测资源,健全监测机制,加大监测力度,确保对本地主要食用农产品、商品基地和生产、收储、销售环节全覆盖。要突出重要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强化检打联动。同时,大力支持生产经营者开展自律检测,落实检测合格准出制度,防止不合格农产品进入流通消费市场。
四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管执法。进一步巩固近年专项治理成果,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清源”行动,重点整治生产经营禁用农药和非法添加隐性成分、使用禁限用农药、滥用抗生素、私屠滥宰生猪、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继续抓好“瘦肉精”、生鲜乳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务求取得长期成效,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各地要建立监管执法常态机制,综合利用巡查、监测和质量追溯、信用评价等信息,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有效形成监管执法震慑力。
五要加快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和信用体系。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加快建立省级平台并覆盖至市、县、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要以“三品一标”、注册商标农产品为重点产品,创新追溯方式,逐步实现农产品流向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要以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收储、运输规模主体为重点,强化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促进守法生产、诚信经营和行业自律。
六要大力推进示范创建和制度机制创新。今年,省里部署在30余个县市区开展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综合监管示范和质量追溯与诚信建设试点,在常德、怀化、永州3市开展农业标准化整建制示范;我省还是全国6个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省份之一。各地要出台配套政策、细化量化任务、严格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示范创建和试点工作,着力打造高水准示范样板,真正在全省、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同时,要大力推进工作创新,重点围绕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和推进社会共治共建,深入探索、建立完善科学监管模式和长效机制。
三、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要求党政同管、同抓、同责。全省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职责,以“安全行”活动为抓手,推动形成良性互动、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多元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第一,要强化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真重视、真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落实好监管检测机构的人员编制、装备手段、工作经费等实际问题,全面推进乡镇监管站规范化建设。
第二,要全面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新形势下,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明确职责,充实基层监管力量;要加快市县农业系统内部检测资源整合,组建综合性农产品质检机构,大力推进机构考核认证;要加大培训力度,整体提升监管、检测队伍素质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三,要切实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安全行”组委会的统一部署,加强纵横向工作协调配合,建立地方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积极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监管无缝对接,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真正形成工作合力。
第四,要严格考核督办和责任追究。各级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强检查督办,建立落实通报和约谈制度;要将关键性工作量化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严格考核评价。要在人大的支持监督下,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配合人大执法检查,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要严格行政问责,失职渎职涉嫌犯罪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第五,要大力推进社会共治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各地要以“安全行”活动为契机,大张旗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整体提升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主体责任意识和科学生产管理水平;要加强引导支持,鼓励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监督,营造大家都来关心、参与和支持,全社会共治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法治意识,凝心聚力、求实创新、负重奋进,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要按照组委会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为维护人民群众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