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事业,呼唤锐意创新的人才;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角力。
前不久,一则“清华才女教授颜宁出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尽管传闻有诸多不实,但喧闹纷杂的背后,其实承载着当今社会纤细敏感的爱才惜才之心。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的这句台词在当下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中变成活脱脱的事实。领先世界高科技产业的美国硅谷,1/3的人系来自全球的高科技人员,这是它多年来“广纳天下英才”的结果。国际间是如此,国内地区之间亦不例外。上海推出“白玉兰”人才计划,2015年发布人才“二十条”, 2016年又出台了人才“三十条”,目前人才总量超过476万人,留学人员达14万余人,常住上海的外国专家达9万多人。而“孔雀”计划的实施,为深圳集聚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一些“后发”地区也将招揽创新人才作为后发赶超的“撒手锏”,相继出台旨在谋求人才优势的新政、新招。
面对人才的竞争和比拼,必须有进步的人才观为沃土。当下的创新,是全域的创新、系统的创新,置身这一时代,“人才观”相对于过去内涵更深、外延更广。我们既需要科技领域的创新人才,也需要在管理、文化等领域谋变求新的开拓者;既需要思想理论的先行者,也需要生产线上的能工巧匠;既需要登上国家级和世界级殿堂的尖端人才,也需要在平凡中创造传奇的“草根英雄”。所有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引领发展的湖南人,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才,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优秀的人才总是在合适的土壤中拔节成长,卓越的才干总是在宽广的舞台上飞翔跳跃。对于创新人才,当然要给予合理的物质保障,改善他们的住房、医疗、交通、通信等生活条件,在家属安排、子女入学就业等实际问题上让创新者心无旁骛。更要着力制度环境的建设。“好的制度让庸人变成天才,坏制度让天才变成蠢材。” 努力营造崇尚创新的氛围,关键是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牢固树立以能力、实绩、贡献为主的人才评价导向。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以及开放包容的容错机制,让创新人才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没有后顾之忧。既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也着力引进外来优秀的人才,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揽天下英才。我们要把这些开放的理念、科学的制度融贯在“芙蓉”人才计划中,造就一支兵强马壮、锐意进取的“创新湘军”。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八个字让近代以来的湖南人倍感自豪,自有其历史的事实和逻辑。蔡伦、周敦颐、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蔡锷、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以及当代的袁隆平、黄伯云等,这一连串熠熠生辉的名字,代表着不甘平庸、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他们,既为今天的湖南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激励我们不能躺在前人的成就上睡大觉,而要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业绩。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湖南日报评论员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