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高峰镇焦坪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4个村民小组110户402人,散居于6个自然寨,平均海拔1000米,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2014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051元,村集体经济没有一分钱收入。2016年3月,州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工委正式入驻焦坪村,开展为期3年的驻村扶贫。
村情民意——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科学制订出指导全村发展的长期规划,为扶贫工作找准路、把好脉,工作组入村伊始,便一头扎进了焦坪村的山山水水之间,穿梭于沟沟坎坎之中,挑灯夜战,进寨入户。
在充分摸清了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工作队马不停蹄,一方面抓紧向州人大党组全面汇报,争取支持重视。另一方面不等不靠,及时与州县发改、财政、水利、交通、民政、林业等部门衔接,积极争资上项。
3月23日,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武长带领财政、交通、水利、民政、林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焦坪村调研精准扶贫,认真听取了工作队汇报,确定了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项目。 精准识别——只认标准不认人 精准识别工作事关扶贫政策能否精准落实,事关公平、公正是否得到维护,事关村情民意是否和谐稳定,群众高度关注。
工作队为了将这一难事做成经得起历史检验,得到群众认可的实事,在“细”上下起了功夫,严格按照精准的要求,厘清对象、明确重点、落实对策。认真细致的征求意见,先后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等各类会议10多场次,广泛征求党员意见、群众意见50多条;认真细致的搞好政策审核,按照“四进五出”标准,严格筛选、严格把关;认真细致的张榜公示,按自然寨,分批将精准识别户放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工作队按照上级要求顺利完成了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最终全村通过民主评议、政策审核、张榜公示,重新评选出精准识别户37户、132人,较以前的50户、150人,分别减少了13户、18人。
项目实施——增强发展动能
切实推动各类项目实施,是发展经济、解决脱贫不返贫的关键。入村9个月来,工作队狠抓项目建设。
基础设施重在提质改造,投入40万元,铺设水管3600余米,解决人饮问题,解决7处150余亩稻田灌溉问题;投入180万元,硬化进村道路2.935公里,新修游步道1.341公里;投入20万元,硬化焦坪村麻头园组入户道路1600余米;投入30万元,改善居住环境,改厕27户,改厨改地火炉30户,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投入200万元,建设集中互助养老中心;投入20万元,实施古井保护工程。
集体经济重在突破瓶颈。工作队积极联系州县农机部门,带领村主干、村民代表,深入龙山、永顺现场学习考察,着力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目前合作社已完成注册,今年秋收服务农户40余户,机收水稻120余亩。10月初完成油菜机械化播种,合作社厂房建设也在陆续实施中,预计明年3月份完工。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宋清江积极流转土地200余亩,带动周边40多户农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油菜、水稻,帮扶12户贫困户就业。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队思路明确:“农机专业合作社明年将扩大规模,服务群众,辐射周边,规范管理,为村集体提供稳定、长期收入,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实力”。
9个月来,工作队已累计投入520多万元,实施大小10多个项目,为村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兜底民生——幸福旅程一个不能少
精准扶贫要实现贫困群众“一有二不愁三保障”,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政府各个部门、贫困家庭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焦坪村地广人稀,400多人分布于大大小小6个自然寨,最小最远的赵家坨组,步行需两个半小时,只有4户人家,15口人。
针对焦坪村实际,工作队采取多种措施,精准施策、精准发力。鉴于大地坪组、赵家坨自然寨位于高望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的实际情况,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开大会宣传上级有关政策,上门“啃硬骨头”解释群众疑惑。精诚所至,精石为开。最终两地18户60人都愿意易地扶贫搬迁,离开大山。
对于没有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工作队按照“谁帮扶、谁负责、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确定11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焦坪村20户精准识别户。 9个月来,机关干部与结对帮扶对象多次面对面共商脱贫计划,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万多元。
一项项饱含深情的扶贫措施,让焦坪村群众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作组视其为至亲的赤子情怀,还发现幸福就在身边,改变就在身边。
展望未来的工作,工作队信心满满:“全村精准扶贫识别对象户37户132人。2014年脱贫7户28人,2015年脱贫6户26人,2016年脱贫11户35人,现有未脱贫建档立卡户13户43人,将于2017年全部脱贫。”
来源:湘西州人大办
作者:苏各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