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常委会公报>2015年常委会公报>第06期>正文

关于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情况的报告

来源:湖南人大网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16-08-20 16:18:0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2015年9月21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文志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省本级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省本级企业国有资产运营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4年底,纳入省本级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的独立核算企业共计1314户,职工人数28.8万人,资产总额6417.7亿元,同比增幅7.1%;净资产2239.1亿元,同比增幅6.4%;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1488.3亿元,同比增幅7.7%;资产负债率65.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619.6亿元,同比增幅0.2%;利润总额71.7亿元,同比下降38.9%;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3.9%,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2014年实际上缴税金总额132亿元。省本级企业国有资产主要分布在国资委系统、财政系统、交通系统和宣传文化系统,占省本级资产总额、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的比重均超过九成,其中国资委系统所占比重最大,超过一半(见附表2)。此外,省政府还出资参股了中国五矿等近10户中央企业,分别由省国资委、省财政厅及其相关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参与股权管理活动。
    (二)主要特点
    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省本级国有资产的运营质效不断提高,保值增值能力不断提升,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增强。
    1、社会贡献有效提升。省本级国有企业攻坚克难,持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2014年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是2004年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时的4.1倍、4.7倍、2.8倍、1.7倍,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4-2014年省本级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年均在104%以上,创造税收累计达1200亿元,成为省本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1-2014年省本级企业完成国有资本预算收支22.9亿元,其中划转到公共财政预算1.5亿元。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保障就业、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救灾保电和社会捐赠等方面勇挑重担、率先垂范,在关键领域、关键时刻发挥了顶梁柱作用。
    2、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主动调整国有资本战略布局,推动优质资产、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集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先后组建了有色、广电、湘煤、黄金、报业、出版、新天地、基础投资等大集团,实现了一批支柱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华菱与米塔尔实施战略合作,中联重科实现整体上市,长丰集团成功引进广汽、三菱、菲亚特生产基地来湘布局,钢铁、机电、工程机械等产业板块向高端化、高新化、“两型”化转型。在全国率先启动央企对接,积极引进中国五矿、中国建材、中国诚通等一批优强央企参与省本级国企改革、战略合作,有效促进了结构调整。湘投控股、发展投、高新投、基础投积极搭建科技与资本融合平台,助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省政府重要的投融资平台。文化类国有企业打破行业界限深度整合重组,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加快。
    3、骨干企业加速发展。按照 “大集团整合、大集团融资、大集团发展”的战略思路,省本级重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4年底,省本级企业中资产过百亿的一级企业有18户,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企业有7户,4户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华菱集团具备年产钢2200万吨生产能力,排名全国前十大钢企之列;中联重科在全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2、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7;出版集团进入世界出版企业50强,排名全球第7;建工集团年施工能力1000亿元以上,连续11年入选“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轻盐集团、新天地民爆均已进入全国同行业前3名;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报业湘军、路桥湘军等一批“湘军”品牌享誉全国。走出去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初见成效,涉及项目20多个,标的投资1000亿元以上,中联重科布局白俄罗斯工业园,建工路桥进军东盟非洲高速公路。
    二、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情况
    (一)多措并举,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一是政策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 的原则,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先后出台有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多件,基本实现了国资监管工作“4321”系统全覆盖。二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规范。指导企业依法厘清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责,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面向全国集中遴选138名专家,建立外部董事库,积极推进以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推动国企决策治理模式变革。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国有资本职业产权代表制度,推进职业化、专业化。三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工作深入推进。在徐守盛书记、杜家毫省长的亲自部署推动下,按照“直接移交、暂缓移交、依法退出、委托监管”四种类型,今年加快推进43个省直部门与下属企业脱钩移交工作,涉及企业131户、总资产2250.8亿元、职工3万人。第一批共有62户企业实行了“两分开”,其中直接移交39户、依法退出23户,推进省本级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覆盖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多策并用,国资监管方式不断改进。积极探索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新模式和新方法。一是完善授权管理。积极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突出公司章程管理。加快简政放权,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修订企业投资管理办法,交还企业更多自主权。修改完善产权流转处置规定,根据规模大小授予企业产权处置自主权。建立实物资产进场制度及资产处置商务平台,推进阳光交易。二是注重分类管理。按照公益类、功能类、竞争类三个类别,对30户省管企业进行了分类。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的意见》的要求,着力推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由集中统一管理向分层授权、分类管理转变,其中,省国资委下放了8户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取消了22户企业领导人员的任前备案事项。三是规范薪酬管理。建立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目标管理和对标管理相结合、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的考核分配制度。规范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调整降低不合理收入,其中,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与职工收入差距从2004年的19.9倍降到了2014年的6.3倍,2014年监管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下降8.9%,职工收入增加6.7%。出台《湖南省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
    (三)多管齐下,国资监管手段不断加强。注重监管的科学性,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确保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断强化对企业资产、财务状况进行日常动态监测监督,建立企业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制度、重点企业综合分析和企业重大事项综合协调机制。牢固树立“经营依法、决策问法”理念,制定企业重大事项法律审核办法,加强法律风险防范。二是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认真落实中央“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督促指导企业全面建立集体决策机制。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企业领导人员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纳入厂务公开重点事项,确保有效实施。三是健全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省政府外派监事会的监督职能,13年来累计开展专项检查和集中检查720余次,提交各类报告800余份,共计揭示企业问题和风险4160条,提出意见及建议3870条,核实不实资产170余亿元,核实不实效益90余亿元。加强纪检监察,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开展重点建设项目效能督查,依法依规查处违法违纪人员,为国企健康发展和国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四)多方联动,国有企业改革稳妥推进。2004年以来,坚持同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上轮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企改革有进有退、以退为主、进退有序,上轮省本级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涉及1173个改革项目、50万名职工,大部分劣势企业淘汰退出,部分骨干企业得到优化提升,解决了一大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和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切实维护了全省稳定大局。二是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加快推进。抓好改革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2014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涉及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和省管企业功能分类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也相继出台。推进四项改革试点,大力推动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企业重组整合、深化混合制改革、分离办社会职能等四项试点工作,组建了湖南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拟定了省属国有资本战略布局调整与省属企业重组整合方案,推动中联重科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全面启动省属国企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015年华菱、兵器、轻盐、湘煤、天心等5户企业先行启动外部董事过半数的规范董事会建设,2016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力争全面实施。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也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外部形势严峻,稳增长压力大。PPI连续42个月负增长,钢铁、煤炭、有色、机械等行业订单不足,主要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货币政策对传统重化行业的调控从紧,部分企业到期贷款续贷困难,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财务费用刚性增加。国企税费负担重(2014年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负为4.1元,高于民营企业的3.02元和外资企业的3.03元),有的仍存在征收过头税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和稳增长压力。
    二是改革有待深化,企业活力仍不足。一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进难度大,人才选聘、薪酬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尚不健全,企业活力与动力不足。国有资产证券化比率不高,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待深入。
    三是行业产能过剩,转型升级任务重。省本级国有资本大部分集中在传统重化产业、资源消耗型产业,产能过剩行业比重偏大,企业战略转型、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还任重道远。部分企业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仍然是“靠天吃饭”。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不严,科学决策水平不高,盲目投资和决策失误导致项目不能达产达效,甚至形成低效无效资产。
    四是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散,国有经济布局统筹能力不够强。长期以来,我省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主体分散,企业之间重组整合难度大,资源配置分散,运营效率较低,国有企业竞争力有待增强,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有待优化。
    五是历史遗留问题多,改革资金缺口大。省本级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还比较多,资金缺口很大(初步测算,各项改革成本需240多亿元,缺口达160亿元),短期内仍难以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专注主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推进在建重大项目建设,抓好已竣工项目的达产达效。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精益化生产,优化要素配置,提升经济技术水平。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深入开展减债降负、挖潜增效活动。加强风险管控,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严控高负债下对外投资扩张,优化资本融资结构,防范财务风险,确保安全营运。根据新常态的特征要求,科学谋划制定省本级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对接国家“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择机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围绕全省发展战略加快布局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公共服务、基础产业、战略性产业和优势产业布局,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企业重组整合。加快研究“一带一路”走出去布局调整对策,加大对企业核心业务、关键技术、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投资力度,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深入开展“下企业、送服务、稳增长”活动,“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重大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
    (二)攻坚克难推改革。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改革系列文件。我省将按照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按照国企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调整国有资本的战略布局,着力推进企业重组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和产业投资集团。以上市公司为平台推动资本证券化工作,稳妥、规范、有序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规范董事会建设,探索建立国有资本产权代表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继续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处理,大力推进国企分离办社会职能。
    (三)不辱使命强监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做好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顶层设计,做到可实施、可落实、可操作、可见效,确保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这项工作。进一步按照企业功能定位,加快推进分类监管、分类考核、分类激励。加强监事会监督、财务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严格防控国有资产流失和防治国企腐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改革发展中全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我们将以此次报告为契机,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湖南人大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