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此乃左宗棠,字季高(以下尊称左公)的心声和自我写照。左公(1812年-1885年)出生于湖南省湘阴 县金龙镇新光村杨梅山左家塅,32岁时(1844-1862)隐居湘阴县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耕读。左公生养于书香门第。深受祖辈、良师益友的熏陶,精心钻 研伟大的中华文化,从少年入门、青年入行、中年入境,读破悟透经天纬地之道、经世致用之理,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运筹至最高境界和最高效率。左公在政 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治国安民方略及立言、立德、立功诸多方面创造出中华民族与世界的千年之最。他是威震华夏与世界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经济学家、国家建设导师。左公殉国后,按其“以文治国”万世流芳的盖世功勋,慈禧应赐谥号为“文正”而非“文襄”。左公的爱国忧民思想和功德的无限光辉, 中华儿女应对其进行深邃研究和高度弘扬。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15日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 蓬勃迈向未来”精辟论述、精神实质的践行。
高度弘扬深刻研究左公爱国精神
是实现复兴中国梦之所需
高度弘扬左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复兴中华之所需,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 德之所要,是激励后人爱国热情、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国策。当今世界国际环境复杂,中华民族既应有左公这样读破、悟透中华文化的刻苦学习精神,又应有 左公这样爱国忧民和敢于担当、不畏强暴、攻无不克的强大执行力。凭心而论,不管是感恩前人还是激励后人,我们都不能忘记,曾经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之奋斗 终身的将士们,更不能忘记像左公这样功勋盖世的民族英雄。我们只有更加重视和高度弘扬左公爱国主义精神,也才对得起世界之最——六十九岁抬棺出征收复新 疆、七十三岁还督师征战为国捐躯的左公。中华民族应象弘扬毛泽东一样弘扬左宗棠,应象建设韶山毛泽东故居一样建设好湘阴县左宗棠故居。让左公“心忧天下” 的思想光辉照耀千秋万代。
“山川出云作霖雨,日月合璧成文章”。笔者敬仰左公钻研文化,嚼碎文字,在文章、诗、词、公文、书信中诠释出他悟透中华文化的精髓,彰显以文化寄托和践 行忧国忧民的精神追求。本文对左公的经历与功绩仅作点述,一则减少篇幅;二则国际、国内许多研究左公的专家、后裔之专著都有详尽记载,留传于各类文本和媒 体。
为此,笔者暂就影响左公一生,且国际、国内高度赞扬和十分关注的典故及部分未曾言表的精神世界——读破悟透中华“文化”、“左”公之“左”性、“巡山” 之精神寄托、自号“湘上农人”、“今亮”之智慧自信、“域”字之可变性等,从主观和客观上作几点浅析,以期抛砖引玉,弘扬学究天人、与世俯仰的左公。
左公爱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是他躯体与灵魂的无限光辉
“既看过程,更重结果”,这是左公悟透、践行中华文化实质意义的重要标志。左公“读破万卷奇书、神交古人灵魂”,不愧为品德之圣、智慧之圣、文化之圣。 左公赋一首诗、词,胜过某些名臣万言之篇,打一场战役,胜过某些名将百仗之功,因左公“心忧天下”是真、“读破万卷”为实,并不是某些名臣的虚伪之篇章, 欺世之说教。
左公一生赤胆忠诚,热爱祖国和人民。从忧国忧民到治国安民,谓功勋盖世。他69岁高龄仍抬棺出征,收复我国六分之一的国域—新疆、伊犁,复我祖国版 图;73岁仍为督师征战抗击外寇而捐躯,与那些虚文假武、明哲保身、只谋利己之功而丧权辱国之朝廷名臣呈鲜明的对照。左公躯体与灵魂绽放的无限光辉曾获得 华厦与世界的高度赞誉。美国《新闻周刊》在2000年千禧之年评选出“近千年世界40位智慧伟人”,中国有三位:成吉思汗、左宗棠、毛泽东。慈禧曾下旨, “三十年不准奏左”。慈禧赞:“尔向来办事认真,外国怕尔声威”。梁启超说:“左公乃五百年来第一人。”毛泽东说:“没有左宗棠,新疆难说。”曾国藩说: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千年历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视线扩展 到俄罗斯,到整个世界。”林则徐赞左公为“非凡之才、绝世奇才……。”王震说:“办洋务的人也有所不同,有些是爱国的,有些是卖国的。像李鸿章等人就不能 和左宗棠相提并论,李鸿章等人就是丧权辱国的。”功勋盖世,万古流芳的左公,既是左公家族后裔的光荣,又是湘阴县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左公的治国、治军、安民之道
获益于悟透中华文化、神交文字的精髓
左宗棠手稿
“世界都在文化里,文化都藏文字里”。左公读破万卷,实为嚼碎文字,深刻悟透人类活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价值。而政治、经济概由文化作主导, 不论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辉煌都取决于文化的进步与繁荣。从左公的诗、书表述中已凸显中华文化的精髓。“辅世长民莫如德,经天纬地之谓文”。左公将中华 “文化”二字的核心价值运筹得淋漓尽致。
什么叫“文化”?笔者认为:文化的“内涵”由“三性”合成,即:文化的“政治性、防御性、经济性”。
何为文化的“政治性”。何为“文”?“文”以“公”而“统”、“化”依“主”而“治”。“文”字(指统一性),即“以公为文”。古往今来,国家各级盖有 官印的行政文件均为公文,“官信文书”就是这道理。不论哪个朝代、哪个国家,“文”均为朝廷服务,由朝廷督导。何为“化”?“化”(即分散性)依“主”而 “治”。即人间万事万物均由人之手“指”运作,即皇帝之“圣旨”连接并制约于每个国人之“手指”,圣“旨”与手“指”紧密相依,国之君主既有权力管制、又 有责任保护好每个国民。所以,古人称“‘君’为人之‘主’,‘国’为民之‘母’”,此为文化的“政治性”。
左公悟透、践行中华文化的“政治性”,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治国之道、治军之理、治农之经、安民之验、治教之策……”,绽放出左公一生无处不在以文化体现爱国、爱民的精神追求和高尚情怀,使之由一名“读书迷”成就为威震华厦与世界的伟大政治家。
何为文化的“防御性”。“文”不离“武”,“化”不离“器”。“文”字上部,“一点一横”立意为“高”,如:帝王之“帝”、主席之“主”、京都之“京” 意为一国之“君主”。如:北京即是历代朝廷选择立都之神秘渊缘。“文”字下半部“乂”为(刀),如:杀……,意为“文里设武”国之必备。“化”字左半部 “亻”(指单人),右半部“匕”为(匕首),即“化里藏器”,意指古人远出暗藏携带以备防身之需,此为文化的“防御性”。
“文官画一笔,武官跑一七”。左公深知:“文”之不“精”,“武”则不“通”,“文韬武略”谓文为先导,指国家务必“以文昌武,以文治武”, 国家没有精忠卫国、高精文化素养的军队和健全的军种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技术,国家和民族将随时遭受欺凌。因此,左公运筹帷幄,办洋务、制舰炮,强化陆 军,建设海军,就是践行中华“文化”与“武装”的深刻内涵。
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实际是没有忠诚爱国精神和精通文化的军队是受辱挨打的军队。有的名臣屡战屡败,其实是文化之虚伪表现和明哲 保身贪生怕死之因果。左公因精确“以文训德,以文精武”之道,竟由一位“教书匠”曾获得慈禧万古之赞:“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成就为“曾让 上海租界(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的)外国当局闻左公来租界巡视,即刻换上中国龙旗,外国兵警执鞭清道”的威震华夏与世界的伟大军事家。
何为文化的“经济性”。何为“经济”?笔者认为,经济性并非单纯的财务事宜,而是包括人类主、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全面运筹。因而人类必将合理利用阳光、 空气、水源、土地……之“天‘成’地‘本’”结合人类主观能动性,再合理去“经”、平衡去“济”。克服违背“取”而不“济”,“济”而不“均”的主、客观 循环规律,以求“普‘经’普‘济’,善‘经’善‘济’”。方为成功之“经济”。
人类与人类、与天地自然活动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万事万物中发现、发生、繁衍、变化等过程中的主、客观之规律,经过人类以意识、语言、符号、肢体、 物标等各种迹象表现出来,再以文字、符号由简至精进行归纳记载。从而,以各地域、各民族、各行业、各类别及不同的文字、语言、宗教、学科、自然与人类活动 的各类表现形式,不断加以精炼、革新、归类、运用,以其形成各类“经文”治理各类“经济”,并经过教化与传承:告诫人类必须以“适天时、合地利、安人和” 为宗旨。遵循以“文”治“经”,以“经”求“利”,以“利”施“济”,以“济”求“衡”,以“衡”安“续”,实现人类活动与客观世界之万事万物的良性循 环,即为文化的“经济性”。
左公悟透文化的“经济性”,在以文“经世”、以文“济世”等方面享有独到建树。因此,左公所到之处,关心人民疾苦,广施惠政、扶农垦荒、植树栽桑、修路 架桥、开河修渠、兴办教育,兴办工业,振兴商业的“经济”性治国安民之道均得到成功践行。曾有“经济以诗书为鹄,文章得山海之华”……等经久不衰的精辟格 言,流传于华夏与世界。左公在有限的人生光阴里因悟透和践行中华文化的“经济性”,竟由“湘上农人”成就为中华民族千年历史中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经济学家、国家建设导师。
左公自称“左骡子”之“左”脾气
符合主、客观规律运行之奥妙
左宗棠手稿
“立品当如山有岳,持身要比玉无瑕”。 左公“左姓”,生来“性左”,一生将“左”字运用至神奇价值。左公悟懂书写“左右”而不写“右左”是符合“天人合一”的主、客观运行之规律。“纵读数千卷 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之联,凸显左公、“左”性、“左”工(功夫),敢于担当、勇于实践的真实写照,是湖湘文化、湖南精神的品格与特质,是对“只说不 做、优柔寡断,顺说反做、阳奉阴违,明哲保身、空谈误国、惑世盗名”之行为的有力抨击。
何为“左”?笔者认为“左为乾、右为坤”,“左为阳、右为阴”,“左为上、右为下”。这均为“左”与人类自然规律之默契。医生把脉男士先把“左脉”,女 士先把“右脉”,老人患病痛男士常痛“左肢”,女士常痛“右体”,是天人合一阴、阳之神奇;“左为先、右为后”,意指“左”之身随心移,手随意动的快速执 行力;“左为刚,右为柔”,表示“左”之敢于担当,不畏强暴,“右”之畏手畏脚,优柔寡断,明哲保身。曾国藩曾出联“季子敢言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 吾意见常相左”,左公对联“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尔经济有何曾?”此联虽有异议,但符合左公“左性”与曾公(国藩)“圆滑”之别。左公在将 要实现挽救国家危难之抱负的大是大非关键时刻,如不与曾公意见常相左……,一则得不到慈禧的信任,更谈不上收复我国六分之一疆域。左公将左“性”、左“工 (功夫)”恰当全面地贯穿于治政、治军、治教、治农、治商、治工之“左”为先、为上的方略,将“左”字运筹出神奇之效力。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中,凡在国家和民族危急关头,都因遵循主、客观规律,合理利用 “左”工,实施恰当的稍“左”行为,以利进行革命性行动。否则会导致那些只保皇亲国戚,不顾国家安危,不管百姓生死的昏君、庸臣,“只虚文、不实武”的丧 权辱国者当道,酿成国家民族之灾难。由此,左公的“左脾气”及“左右兼顾”以“左”为先的强大而迅速的实行力,符合挽救国家、民族危难及治国安民的主、客 观规律。
左公生性耿直,深恶痛绝丧权辱国、背叛、欺诈之人、事。在救国救民的艰苦征战历程中,也有“过失之因”,但古往今来,在挽救国家与民族存亡的重大危急战 役中,存在着“战役之大——难免涉‘过’;战事之急——难免涉‘过’;战时防奸诈、诡辩——难免涉‘过’”之故。但对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时人、时事 而言,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历史中,都以博大而宽厚的胸怀来包容和看待这些过程,如国内历史中曾有诸多的杀戮之战,在民族的历史演绎中都在给予警戒 的同时,也在给予广泛包容,将对方视为可争取的力量……
左公的“左”脾气、自号“左骡子”,已“左”进慈禧的脑海。左公在长沙理政时心知肚明会得罪湖广总督官文。官文终于奏本皇上,皇上下旨由官文查处正法左 公。左公面对此预智慧惊人,他毫不胆怯,自诩:“怕——就不是左宗棠……”,天下如此之乱,而吾却大才微用。因此事正是左公之执意与天意的安排,把左宗棠 的名字推上朝廷……。
特别是潘祖荫(大理寺少卿,即朝廷最高法院副院长)向皇上呈上史无前例之奏:“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 棠。”这一奏,震撼皇上——天下还有位如此左宗棠。这一奏,让左公的盛名顷刻间传遍整个华夏。此奏并非潘祖荫抬举左公,而是提请皇上:一则,左宗棠忠君爱 国、品德高尚、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将是朝廷绝世超伦之卫国统帅,因此,国难当头,不能正法忠君勇将。当时太平军3月之久攻不进长沙,是因有左公执军机坐镇 也,左公坐镇长沙的同时,还向周围省区设法支援粮饷抵抗太平军。如此时正法左公,则长沙不保,长沙如不保、则祖国南疆不保。
二则,湘军将士遍 布朝野,在为保卫皇朝而战,亲近左公的名臣名将都出面作保左公,若皇上不依,却因官文私利之是非而正法左公,将有损皇上声威。这一“左性”与“左工”则让 皇上暗自深信保卫皇朝、保卫边疆,吾天下还有左宗棠也,故皇上改奏敕免左公正法,从此,左公的威名就一直留驻在慈禧的脑海——从未离开。因此,在朝廷“海 防”“塞防”之争时,慈禧力挺左公奏折,并命左公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部收复新疆。
左公运用“左性”之文化意蕴的独特奥妙实为世界之最。大家不妨看看:左公所有的诗、联、书信、公文落款处左宗棠的署名,都将“左”字特别写大,左字“一 撇”特别写长,彰现左公之声威,意寓左公将成为中华民族稳内抗外、治国安民的一树镇国之帅旗。此帅旗终究飘扬中华大地,平内乱抗外寇无往而不胜,一举洗刷 中华民族的耻辱历史,彰显出左公帅旗之神威。
左公选择“隐巡山、居柳庄”
是经世济国的精神追求
左公出生时刻,传说左宅有梦“牵牛星”从天而降,带来祥光吉照,天意左公并非凡人,而是宇宙之巨星,凡间之巨人。这好像是神话,但古往今来,“吉人”自 有“天相”,在君主生、猝之时刻,常有天地异常现象发生的真实事例……因此,长辈借此梦之吉兆与出生时刻喜溢眉梢、张眼传神、笑面如佛、声容如帅,故取名 为左宗棠,其深刻的文化含意和谐音为——左“中堂”(相当于清末皇朝的常务副总理,当今的总理之务)。此名“宗堂”与“中堂”同声共音,含意深图,终成正 果,谓绝世之英“名”,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彰显左公长辈的博学与睿智,凸显左公一位伟大男人的无限光辉,左公暗自领会长辈寄予他为国之栋梁、 族之辉煌的祈盼,激发着左公躯体与灵魂能量的超自然绽放,其功名远胜于朝庭“中堂”、“慈禧”之上。
“爱国心如葵向日,含香意共李无言”。巡山之“巡”意寓“巡视”,“巡视”意为“巡抚”至“君主”之声威。左公认为,吾本有“巡视”之格。左公为何选择 在湖南湘阴县樟树镇巡山村置地开设柳庄?这可能是连其夫人都未曾谈起的秘密。因湘阴县新光村左家塅故居杨梅山与巡山,山延水顺,风水共脉,两山均为天设地 造之风水宝地。
隐巡山、居柳庄是左公心忧天下的良苦用心和精神追求。左公对“巡山”和“柳庄”深含高尚的精神寄托,因“巡山”之“巡”字的向好本义是“巡抚”、“巡视”。左公认为,官不至巡抚之上,谓英雄无用武之地,无法为国为民挽救危难。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左公择柳庄意寓:柳树适应性广,繁殖快,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之精神,是一种吉祥之树,是谓向好前程吉祥, 后来左公将柳树之吉祥移植到天山南北,故有“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之名句。左公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实为中华古今之奇才,深知自己将是朝廷唯 一能担当挽救国家危难的民族统帅。因此,左公将隐巡山、居柳庄定格为诸葛之“茅庐”,今“亮”之“柳庄”,意指:“非朝廷下旨不出山,非赐“巡抚’之格名 臣相邀不出山,非成就国家民族大业不出山”,并断定自有朝廷“三顾柳庄”,终究心达意成。
左公自号“湘上农人”“今亮”
是文化、智慧、品德、魄力支撑的自信
左公京考三次不第,并非心灰意冷来柳庄“以农夫没世”,而是择道而行。他高文典策充分审视晚清朝廷“内乱难平,外寇难敌”为民族存亡之危机,自信将是理政朝廷,平定内乱、保卫疆域,挽救国家与民族危难之救星。
左公3次京考时,已借机悟清朝廷腐败无能、摇摇欲坠之疾症,深知自己的考卷并非考之不“合”,卷之无“格”,而是晚清皇朝政治文化的悲哀。因为,是因朝 廷科考的弊制,实施无用之教,导致考生“以文沤文”,多有“苦读寒窗中进士,青延白发换无为”之人士;是因朝廷考官见此卷、此生年仅22岁的惊世才华,自 感有愧一生之学,不如该生一卷之识,如取用此卷、录用此人有失一朝文臣之脸面;是因该考生卷中顶天立地,心怀介主,“天下国态,兴衰在朝”心忧天下之诗、 文,深刻审视朝廷、民族之要害,如录用此卷,启用此人,怕惹朝廷怪罪。但该卷“经天纬地、文治武功”实为文、武智慧之星,中华难寻,世界难觅,留存此卷, 以贪人之功,利己之用;是因朝廷有臣倾其心志荐之左公从军为武征战,控之左公极早辉煌于宫庭盖其功勋。因左公初次进京考试之前,所赋《燕山杂谈》,预想为 一考中榜、一举成名而铺道,哪知该《燕山杂谈》绝世惊人之才华已远胜中“进士”之声威,顷刻间传遍朝野上下,引起朝廷文臣恐惑,故隐藏下三次不第之因;是 因当时朝廷有花钱买文 凭之实,未必朝廷文武百官闻左公《燕山杂谈》之声名,为之奇才“招呼荐其中考”还有不可而为之?难道当时朝廷有如此清廉?此事因左公 之“左”性不予言表,这是后来左公与朝廷某些重臣不和、慈禧赐谥号“文襄”之微妙。从而,左公深究朝庭腐败无能之局势,深信凭自己的品德、文化、智慧、魄 力定能成就自己的精神追求,实现其治国安民的伟大抱负。
左 公自号“湘上农人”。一则是平衡、慰藉上下各方真诚关心的官员、恩人、挚友、亲人对他三次京考不第之惜;二则,他一生最大的心愿是平定内乱、抵御外寇、治 国安民,而达此目的需要有渊博的文化作主导,强大的精锐武装执行力和充足的军需供应,更重要的是战争后的守卫、建设与管理。治理经济,改善人民生产、生 活,达到富国强民,才是收复失地保护疆域的真实意义。所以左公在柳庄的农耕、治水、植柳、栽桑,养殖,撰写《朴存阁农书》,研究军事、天文、地理、自然, 绘制政区、军事图册之成果,实为出山后运筹帷幄、治理国家、平定内乱、收复失地之策,奠定好制胜保障。
是左公视死如归捍卫疆“域”
爱国情操的崇高表现晚清时人均寿命仅40余岁,大多数50岁左右的官员均在安享晚年,时不我待。左公69岁仍痛下决心收复祖国新疆之“地域”。
何为“地域”?笔者认为“地”即“土”也,指“不变性”,“域”字“土”旁加“或”,即“可变性”。有史以来世界各国亦常有因国家、民族之“强弱、善 恶、智愚、大小、钱色”引起一国之皇帝的“一口”而“或”,爆发战争造成侵占或割让、增加或减少,改变一国或另一国的地域管辖权。“域”字的内涵:“域” 当属于“國”,“國”在于“或”,“或”中之“戈”为国家之武装,“或”字左下“一”、“口”为“一”国皇帝之“口”。古人曰:国之不强,民之不安,如遇 外侵内扰、外强中奸之“或攻或守、或占或割、或战或降”,全凭国家皇上一口之“或”也。左公悟透“域”字的深刻含义,履行林公则徐的重托和自己收复新疆的 伟大抱负。他深知当时要收复新疆唯有维护朝廷稳定,必须获取慈禧的“一口”之“或”,方能实现圆我祖国版图。左公出道后,厉行平内乱、抗外寇治国安民等方 略,一切都在争取慈禧的信任,因为,左公预计当时既是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也难达到国之统一。——这一切都在左公的智慧运筹之中实现。
1880年4月18日,左公抬棺出征的那一刻,瞪大一双必胜的眼神告诉将士们,收复新疆、圆我祖国版图,胜利就在于此行、此军、此帅……。但人们可曾想 到,“开弓没有回头箭”、“古来征战几人回”。左公虽为巨人,但也是血肉之躯。为让国家和人民享有尊严,使后代免除内乱、外侵之蹂躏,即使古稀之年也只能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部队击鼓庄严出发——那一刻:左公所有的亲人、恩人、挚友之身影都在深含的泪眼前一一闪现……;——那一刻:左公的心律在异常跳动,血液在异常流淌,都 在依次疏理一生艰苦奋斗历程中的家、国如云往事……。——那一刻:左公只能将一切的一切深情地寄托于自己的忠魂代为告别,——飞向日夜牵挂的亲人、恩人、 挚友、故乡;——飞向忠诚深爱的祖国河山和人民;——飞向此行征战必将归复的祖国边疆……。
左公复我新疆的意愿,因潘祖荫的“天下不可一日如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烙印在慈禧的灵魂里,“海防”、“塞防”关系到国家民族之存亡。左公之 声威终于赢得慈禧的“收复新疆”“一口”之“或”。“心忧天下”最大的心愿得以实现。外寇终于驱逐出境,祖国版图终于归复,朝野上下一片欢腾。……新疆回 来了!
——此刻,夫人泪如泉涌,领着孩子、亲人、家丁集结于巡山头,面朝祖国的北方跪祷:夫君、爸爸,您年老多病,我们盼望您速速平安回家……
慈禧旨:“尔向来办事认真,外国怕尔声威”1885年9月5日(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福州抗法指挥两江总督左公驻地,一座巨星即将降落,台风猛烈、 大雨倾盆,福州城墙东南角裂崩,……左公还喃喃自语“伢子们,出队!出队!吾要打到东南,打到西北,即使签订卖国条约,吾也要打回来……”,即刻,那双曾 让外国洋人望而生畏的眼神,永远带着他的遗憾和伤感含泪而闭合……,但左公的忠魂仍在中国湘阴故居与祖国大好山河之间仙游,俯视中华儿女弘扬中华文化、精 诚团结、强国富民、实现复兴中华伟大的中国梦。
作者苏铁锚:系湖南省第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抗洪英模,湖南省抗洪功臣,水利专家。
来源:湖南人大网
作者:苏铁锚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