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题记
他中等个子,皮肤黝黑,脱下西装就像是一个朴素、实诚、憨厚的普通农民。有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将一个作坊式的小厂不断壮大,现已成为常德市一家集粮食生产、收购、储存、销售于一体的可实现年产值近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他,就是湖南省汉寿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湖南金德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俊德。
打开苏俊德的人生档案,你就会看到其中闪耀着一顶顶色彩绚丽的桂冠:他先后被授予市、县、乡“优秀民营企业家”、“劳动模范”、“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人大代表活动积极分子”、常德市粮食协会理事单位理事长、汉寿县粮食协会副会长等荣誉称号。他领办的企业质量管理于2009年8月通过国家QS质量安全认证,并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证书,2009年中国中部博览会金奖,2011年常德市知名商标,2011年常德市名牌,2009年常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常德市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2011年汉寿县农业产业化十佳龙头企业,诚信守法文明经营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重合同信用单位,2013年汉寿县农业产业化优秀企业等称号。
以德为本,艰苦创业助民富
苏俊德于1964年出生在汉寿县龙潭桥乡一个农民家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立足农村农民农业,用稚嫩的双肩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脱贫致富,他每天拼命的干活劳动,战酷暑,披星月。从小就立志以德为本,服务农村农民。1993年春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代逐步加快,党和政府政策越来越优越,苏俊德坐立不安,决心干起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的事业,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创业过程是艰辛的,孤独的,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由于当时国家粮食市场还没有完全厰开,不允许私人贩卖经营,所以他只能在乡里收了谷加工好大米再送去统一的地方卖。由于资金短缺,无钱请人帮工,他只得每天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走几十公里的路,到附近的几个乡镇农户收粮。拂晓出门,天空寒星眨闪,道路露水沾衣,中午头顶烈日,汗水湿透了身,脚不知打了多少个血泡,鞋也不知磨破了多少双。冬去春来,苏俊德不畏艰难,1993年创办俊德米厂(湖南金德米业前身),秉着不断创新与时代接轨的经营理念,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红土墙集镇开设粮食收购和加工车间,靠粗加工起家,日产量仅万斤,大米销往汉寿及本地。2009年5月注册成立了湖南金德米业有限公司,并在株木山和龙潭桥乡红土墙村开设了粮食收购和加工车间,同样还是靠初加工生产,把销路扩大到了本省范围,全凭自己收购稻谷加工赚钱,利润空间不大。2012年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争取国家贷款扶持,投入资金2000万元,在红土墙修建5层楼房建筑面积3500平方的大米精加工车间,在株木山及红土墙修建和扩大仓容,已有5600平方的仓库9栋,仓容达到了56700吨。现在是一个拥有日产180吨大米初加工生产线一条、日产150吨精米加工线一条,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公司有正式员工131人,年产值近亿元,创造利润300万元的金德米业公司。
苏俊德平静沉着,善于思考不善于言表,可看出他的成熟,务实,憨厚与朴实,忠诚与刚毅。在艰苦创业路上,他始终不停步,他昼思夜色想办项目,他决心一步一步向前探索,瞄准一个又一个项目,坚定地把目标放在农业产业化相对接的方向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从未放弃干一番事业的抱负,近些年来,当他看到当时农民种粮成本高,卖粮价格低,导致农民收入低下现状。促使农民家庭出身的他,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农民办些便民致富的事业。在农业产业化道路的过程中,他千方百计通过联手“农、工、贸、科”探索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实现了“市场+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由于诚信经营,他带动了周边5个乡镇的5000多户农民自觉种植优质水稻,面积扩大到5万多亩,并为5000多户农民提供优良品种、优质服务、优惠收购的平台,确保品种回收价格重于市场,农业技术服务好于同行,防灾减灾能力强于往年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有效地帮助5000多户农民创收,为广大农民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带动周边5个乡镇的5000多户农民逐步走上致富路。
以德聚财,创立品牌拓市场
企业要想发展,质量是保证,销售是最关键。以德聚财,创立品牌,开拓市场又最重要。刚建厂时,苏俊德采取的是在家坐等客户上门的办法搞销售的。由于讲信誉,产品质量好,很多客户来了之后,就和他建立了长久的供销关系。随着发展,公司的客户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使产品远销到广东、广西、湖北、上海、长沙、常德等10多个城市。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效益,最初苏俊德在上海、长沙设立了直销点,专门销售自己公司生产的优质绿色大米。今年,他又在几个城市建立了直销点,市场越做越大。打造品牌,以德创收聚财是一个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应有的德性,也是苏俊德代表长期以优质特色的产品占领市场创新企业的制胜关键。他常对员工说:“办企业需要巨大投入,但必须把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美德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部过程。”说投资巨大,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为了达到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他斥资上千万元购买了两套外国进口的色选机,烘干机及其他设备,投入800多万元征用土地,扩容增库,新添了生产线,为了扩大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开辟粮食种植基地5万多亩。
在开拓市声中,销售粮食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运输问题。由于车皮难请,经常耽误事,严重影响产品外销,使苏俊德很苦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不得已贷款几十万元,买了运粮车辆,负责向国内和本省、市销售网点送货。随着市场的扩大,使他的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前景越来越美好。
为了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模式和营销模式,公司一贯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生产理念,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营销网络服务体系,实现了生产到一线消费的无障碍沟通。
“企业规模越强越大,针对三农的服务面应是更宽更广”。
眼下苏俊德米业以健康稳步的发展势态不断壮大,可谓大名鼎鼎,他时常勉励自己,不断反思,如果没有党的政策作支柱,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没有当地老百姓的维护,没有银行部门的相助,自己即使有三头六臂,要使企业成为省、市龙头企业简直是一句空话,在上述因素中,当地老百姓与村级组织的支持,排除个别人的阻力,做通工作征用土地更是令他不忘。他认为:农民淳朴善良,诚心支持企业发展,作为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人大代表,应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2014年乡企业家团拜会上苏俊德说:“企业规模越强越大后,针对三农的服务面应更宽更广”。于是,就有了如下令人感动的场面。
凡是农民自产自销的粮食,在任何情况下都随到随收,决不短斤少两,在办家粮食保低的基础上,每100斤稻谷高于市场价1-2元收购,同时决不打白条。算算细帐,每年收购稻谷10万吨,就要比其他人多付给农民20-40万元,一年几十万,十年呢,让利农民该以是多少?
粮食加工经营场地,粮库周边组村,每年由企业主动交纳水电排灌费用,标准由当地村级制定,并高于当地农户交纳标准。
公司所有的基础项目招标,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当地村组或个人。特别是农民工的使用,一律以当地民工优先。
以德为重,当好代表撑绿荫
“当人大代表,就要肩负人民的重托,以德为重,尽好代表责任,一心为选民撑起一片绿荫”。这是苏代表的口头禅。2012年9月苏俊德当选为汉寿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感到更忙碌了,这份忙很大程度上来自压力。他认为当了人大代表就要有人大代表的样子,要让选民认为选代这位人大代表值得。因此,他感到有一种“履职恐慌”。要想履职好,先要有履职能力。于是,他加班加点学习了《宪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和人大基础业务知识,以提高自己的履职素质,通过学习,感觉自己有一些底气了。
接着,他广泛联系选民,开展了一些调研。除了积极参加龙潭桥乡主席团组织开展的调研活动外,他还经常深入到本选区的单位和选民中进行走访,主动听取并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反映,获取第一手资料。他还借下乡时机,将联系选民的工作融于其中,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了解群众的需求。回来后,整理成意见建议。2013年2月、2014年2月,他先后在汉寿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如何发展粮食生产让农民增收的建议》、《关于整体规划一次成型的建议》、《关于保障被征地和被拆迁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关于大力扶持个体私营企业的建议》等,这些意见建议得到了县政府及农业局、工商局、规划局等有关部门的重视。
同时,苏俊德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承担了一份社会责任。2013年1月16日,在他和其他人大代表的倡议下,乡民政办公室发起成立了“龙潭桥乡福利事业发展促进会”。在成立仪式上,他现场捐款2000元作为促进会基金。第二天,他又参加了乡人大组织开展的走访慰问活动,为辖区内66户特困户和部分困难群体送去慰问金和自己公司生产的绿色大米,表达代表们对特困群体的关心之情,此举得到了群众广泛赞扬。近些年,苏俊德代表家大业大,深知党和人民的恩情大,有了宏大的企业,更有完善的管理,有了高昂的收益,更有感恩的回报。近10年来,每年春节为当地五保老人、困难户每人送上100斤大米和200元钱。为乡村公路建设和基本建设改造捐资近100万元。国家各项税费积极主动上交,在当地留下了美名。三年多来,苏俊德本着认真负责,全面履职的原则,会议期间他踊跃发言,认真撰写方案、建议。闭会期间,他还积极参加代表活动,先后参加乡人大主席团组织的县乡代表视察3次,调研2次,代表小组活动5次,列席乡人大主席团会议3次,走访选民60余人次,接待来访5次,征集选民意见20余件次,并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较好地履行了一名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这些年来,苏俊德当选人大代表后。“不管身上有多少耀眼的光环,他的平民本色始终不会改变”。随着公司上市级龙头企业,随着拥有万亩种粮基地,苏俊德的名字传遍汉寿大地。
面对众多或赞许,或羡慕,或谄媚的语言与眼神,苏俊德不被众多耀眼的光环所陶醉,不被众多诱惑所迷惑,他鼓励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在汉寿县举行的人代会上发言时说:“我不过是千万农民企业家中普通的一员,我的事业成功,是托党的政策的福,托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的福,是托广大老百姓的福,离开了他们,我将一事无成,现在,我不管身上有多少耀眼的光环,我的平民本色始终不会改变”。他是一个普通而优秀的平民和代表,有着良好的人格魅力,接人待物,他是那样和蔼平易,办事决策,是那样的稳重果断,在日常生活中,他又是那样严谨质朴。而对待普通老百姓,贫困户他总是关怀备至,倾心解难。办企业、当代表以来,他先后共为100多户困难户分忧解难,为40多个困难病人送上慰问金,达10多万元,为10多贫困学子捐款5.3万多元。同时还帮助110多人解决了就业门路。
人生在勤,志当在坚,创业路上铸丰碑。前进道路上的苏俊德意气风发地不懈跋涉,勇往直前,永不停息,在人大代表和企业家的岗位上继续默默奉献,以一个人大代表和企业家的情怀谱写更加辉煌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田浩)
来源:汉寿县人大常委会、龙潭桥乡人大主席团
作者:田明时、彭赐明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