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艳兵夺刀救人、身负重伤、无缘高考的消息,经《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后,引起了社会和媒体多方的高度关注。尤其对教育部作出的对柳艳兵和另一名受伤的考生易政勇“单考单招”,以及部分高校抛出橄榄枝,免试录取一事,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应该“直接保送”。原因是,在歹徒的刀砍向无辜群众的时刻,这个年轻人能挺身而出夺刀斗凶,换来一车人的生命安全。不论拿什么来补偿都不为过。也有人认为,一码归一码,从道德标准看,这位考生无疑是“最美的”,已经交上了一份满分的“道德答卷”。但高考作为人才选拔的考试,理应遵循知识层面的标准,教育部门作出的“单考单招”是恰当的,如果免试录取,未免会损害其他考生的利益。
一方面,出于对“夺刀救人”英雄柳艳兵以及易政勇能否上大学的前途命运担心,另一方面,基于对高校抛橄榄枝免试录取的做法是否有悖国家招生政策的考虑。我觉得这些都无须再去争辩。其实,只要细心留意一下,党和人民已经对这位英雄少年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高考试卷”给出了“分数”。试想,还有什么能比《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对他们事迹的报道更有说服力、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呢?在这里,我认为更应该让人们思考的恐怕是,少年英雄壮举背后所传递出来的社会正能量,如何对当今教育的考量和对社会道德的拷问?
对教育而言,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当然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和家长,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受考核目标的影响,受社会评价标准的影响,事实上有的已经完全走了形,重分数轻德育,已经见怪不怪。前段时间,观看了几期湖南卫视《变形记》栏目,当我看到一些性情狂躁、打架斗殴、目无尊长甚至心态近乎扭曲变形的城市少年,我感到十分的揪心,不禁为我们的教育捏了一把汗。 近些年,我们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道德法律意识在不断的下滑,违法犯罪案件在不断的攀升。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所培养的下一代又如何能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正是在这种现状下,柳艳兵在高考在即的关键时刻夺刀救人的义举就显弥足珍贵。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从事教育的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分数固然重要,然而人的思想品德更为重要。
同样,对社会道德而言,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究竟还剩下多少?当太多的成年人见到血腥暴力的时候已经很畏惧了,但这个孩子还能上去夺刀,和他的同学一起制服歹徒,捍卫社会道德底线边界,何以只有少数人本能自觉?阻止社会道德持续塌方,何以总是由柔弱肩膀来杠?拯救社会道德沉沦责任风险,何以总是留给弱者?
据柳艳兵同学易政勇描述,当时车上坐满乘客,一本地年轻男子手持菜刀疯狂砍向乘客,柳艳兵头部肩部被各砍一刀。在歹徒继续行凶之时,柳艳兵只身冲上前去,夺下歹徒手中菜刀放到驾驶室前窗台上,又马上转身将歹徒压倒在地。“当时车上没有其他人上前帮忙,结果让歹徒跑掉了。”柳艳兵说。“当时已有几个人被砍伤,如果我不上去夺刀,还会有人被砍伤。”按理说,在这高考即将来临的节骨眼上,他大可不必冒可能付出考试甚至生命代价去夺刀救人,似乎他的见义勇为不够理性。然而,道义不承认理性,就像理性不承认道义一样;更何况,发生紧急情况的多半时候,人往往只有本能反应。双臂接住10楼坠落孩子,自己胳膊骨头却断成三截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讲述当时惊险一幕时曾如是说:“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试想,如果人人都能在关键时刻像柳艳兵那样挺身而出,那么我们何以能看到山东招远在大众广庭之下妇女被邪教分子残害的场景,昆明、新疆的恐怖袭击事件也不至于严重到如此程度。柳艳兵用生命和鲜血完成的这份完美的高考答卷,令多少成年人汗颜!正如北师大于丹教授所说的:“他的意义已经不再于他的考分和排名,而在于他是一个真正的受了洗礼的男子汉。”(责任编辑:刘舒尹)
来源:原创
作者:罗云湘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