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要闻>时政要闻>正文

从“单独两孩”说起——我省如何逐步完善生育政策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16-04-14 09:54:00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3月28日,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人口政策关乎国计民生,其现状、动向历来备受关注。自去年11月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以来,民众对“单独两孩”乃至整个计生工作的关注持续升温。湖南是人口总量大省,2013年末,人口总量已达到7218万人,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位列第7,世界上每100人中就有一个湖南人。对我省的计生工作而言,“单独两孩”的到来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转型发展的机遇。那么,今年我省将如何积极应对,使这一利好政策真正惠及百姓呢?

     不必要的担心:

    科学决策打消疑虑

    “单独两孩”政策好是好,怕就怕扎堆生。就湖南而言,“十二五”期间,年均出生人口将达100万人左右,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中等偏上县的人口。很多人担心,“单独两孩”一放开,人口会不会陡增,会不会导致教育、医疗等服务大打折扣。这里告诉大家,只要不盲目抢生,不必有太多顾虑。

    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前,我省就充分开展了相关调查测算、风险评估等准备工作。那么,如何界定“独生子女”和“两孩”呢?以小张为例,如要认定为独生子女,他就必须是父母生育或合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父母收养的兄弟姐妹,或与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但如果小张有兄弟姐妹,均在他生育子女前不幸去世,或者,兄弟姐妹为父母离异后一方合法所生,另一方单独抚养小张且未再婚也未生育(收养)子女,小张可视为独生子女。同时,如果小张是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长大,没有兄弟姐妹,亦可视为独生子女。“两孩”不等于“二胎”,依据的是人数而不是胎数,如果小张第一胎生了双(多)胞胎,就不能享受“单独两孩”政策。

    依照以上界定,据测算,目前我省符合“单独”条件且有意愿有生育能力的育龄妇女大约27.48万人。而“想生”不一定“会生”,住房、抚养成本、不孕不育、时间精力等压力都在影响大家的最终决定。我们预计,生育政策调整后,如果第一年有30%的再生育,全省人口出生率将提升近1个千分点;第二年有50%的再生育,提升2个千分点左右;第三年有20%的再生育,提升0.7个千分点左右。即使3年内我省的“单独两孩”都生下来,既不会大幅提高我省人口出生率,也不会形成严重的生育堆积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的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划,均是以2020年总人口7500万人、2040年前后总人口峰值7700万左右作为基数制定的,这样看来,大家就更不必有太多担心了。当然,我们鼓励大家根据自身年龄和“一孩”出生时间,合理安排生育间隔,实行错峰生育,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资源。

      不缺席的关怀:

    优质服务惠及全程

    尽管“单独两孩”已在各地启动,要求大同小异,但个别细节还是略有不同。比如,北京、天津等地设置了生育间隔,我省就不分地区、不分年龄、不设间隔,一次执行到位。

    5月5日,我省首张“单独两孩”再生育证发放到了长沙夫妇黄大卫、廖欣手中。目前,省里已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方便大家办证,包括:网上可下载申请表、全面公开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即来即审、限时办结、特事特办,并推广网上办证,真是又快又省心。

    当然,证办好了,关怀仍需继续。“单独两孩”尽管只涉及部分家庭,折射的却是整个民生。比如:你什么都准备好了,却不一定怀得上;怀上了,不一定健康;很健康,又不一定有能力养好,等等。这些问题,几乎所有家庭都要面对。

    针对怀孕难问题,去年,我省在娄底市成功试点计划生育爱心助孕特别行动, 帮助70对不孕症夫妇成功妊娠。今年试点地区扩大到长沙、株洲、湘潭、邵阳、永州、娄底6市。目前,户籍在以上试点地区的夫妇(女方49周岁以下),曾经生育现无存活子女且符合相关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可免费享受相关助孕技术服务,其他一般不孕症家庭可享受优惠服务。

    针对优生难问题,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仅去年,就为92.6万名符合生育政策的计划怀孕夫妇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303.6万项次,对6740对高危人群夫妇进行了免费优生遗传检测。今年,我省已安排1.08亿元专项经费(包括国家专项资金),继续推进这一项目。特别是对于申请再生育中年龄偏大的“单独”夫妇,将给予优先服务,重点指导。

    针对计生家庭的扶助问题,我省将着力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目前已下拨24016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同时,将兑现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重点做好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失独夫妇”、计生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和社会关怀。

     不放松的国策:

    计划生育常抓不懈

    这次中央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但“调整完善”并不意味着放松或削弱计划生育工作。今年,省里的计划生育工作将继续保持“三个不变”。

    一是基本国策地位不变。基于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人口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压力不会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改变,中央和省里反复强调,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不动摇。这方面,省里已制定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的有力措施,如抓好育龄妇女孕情监测、避孕节育措施落实、违法生育责任追究等计划生育日常管理,有效防止“搭车生育”等违法生育行为。

    二是一把手负总责制度不变。在最近召开的全省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副书记孙金龙指出,我省作为中部的人口大省,必须始终绷紧计划生育工作这根弦,党政一把手作为计划生育第一责任人的制度要继续执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制度也要继续坚持,以保证工作的力度不减。

    三是“一票否决”问责机制不变。省里将继续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估,认真落实计划生育责任,对计划生育工作不力的党委政府,将继续实行“一票否决”,保持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的态势。

    “单独两孩”政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也必须有一整套政策举措来保障,我省的计生工作任重而道远。而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逐步推出和实施,必将有更多的家庭真正受益,幸福在春天里。

    (供稿:省委宣传部  执笔:郭佳)

    ■链接

    方便“单独夫妇”及时办证

    我省人口计生部门推出5项便民举措,使“单独夫妇”能及时办理《再生育证》:

    1、全面公开服务事项。县乡两级人口计生部门(机构)把再生育审批的条件、程序、时限及需要提交的全部证明材料进行公开,让群众了解办证流程。

    2、一次性告知。对申请办理生育二孩所需提供的材料进行一次性告知,实行首接负责制。

    3、即来即审。乡镇(街道)计生办收到当事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当即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符合规定进行审查。

    4、限时办结。对符合办理条件且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依法在30个工作日内及时审批,延期审批的,不能超过40个工作日。

    5、特事特办。申请人因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办理计划生育相关证件的,可委托他人***;对有特殊困难的群众,乡镇或街道计生办工作人员可以上门办理。(责任编辑:刘舒尹)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