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1日至2日,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组委会副主任蔡力峰、徐明华分别带队赴常德、长沙两市就蔬菜质量安全开展了专项视察,并在两市汇报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现将两位领导的讲话予以刊发,请省直各成员单位和各市州组委会认真组织学习,切实抓好落实,确保我省蔬菜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在视察常德市蔬菜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蔡力峰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年“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突出抓住蔬菜质量安全这个主题,这是顺乎民意,很有意义的。蔬菜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民生福祉、人民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蔬菜质量安全与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紧密相关,线长面广,监管不易。组织这个活动,就是要推动全省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吃上安全菜、放心菜。
这次来到常德进行检查,印象很深、收获不少。常德市抓蔬菜和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实,思路明晰、措施得力,富有创意,成效显著。很多作法和经验,在全省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一是领导重视、立足高远,确定了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战略地位。从检查的情况看,常德市领导层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是一般看待,而是高度重视;不是把它当成一般工作,而是把它当成关爱民生的一件大事要事;不是将其作为临时应付的权宜之计,而是把它作为振兴常德农业经济的一个根本方针。高端谋划、高位推动、高点强攻、高效运作,着力坚持了“四个结合”:其一,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与坚持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或者说把它当成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和基本要求,予以足够重视。其二,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与关爱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把“菜篮子”工程当成民生工程、德政工程、道德工程来抓。其三,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与加强对生产、消费、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常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儒国同志介绍的“三个始终”的做法,突出表明了这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其四,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尤其是蔬菜安全与落实市长负责制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推行农业标准化,把实施市长“菜篮子”工程的具体工作与之有机融合,同步推进。
二是组织严密,责任明确,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总的看来,常德市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已建立了党委领导、人大牵头、政府实施、多方参与的领导机制、组织体系。尤其有三个方面值得肯定:一个是科学规范了领导机关和相关部门的职能定位。二个是切实加强了基层基础。昨天在武陵区看到,每个村组都设立了安全监管员。市里准备在其他区县市也要逐步推行这个制度。三个是构建了联合执法的有效机制。工商、质检、农办、菜办、出入境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互相协同,真正形成了同心协力抓执法、抓质检、抓质安的良性格局,改变了过去九龙治水、越治越乱的状况。
三是狠抓源头,标本兼治,着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这是常德市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治本之策,也是常德市工作领先于其他市州的一个关键所在。在全市大范围、高强度地推行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不仅有明晰、成型的思路,而且有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具体要求,力度之大、措施之硬、效果之好,在全省是可圈可点的。我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包括农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关键要做到“四化、四到位”。所谓四化,就是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所谓四到位,就是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环境建设到位。应当说,常德市在这几个方面都是做得不错的。
四是条块结合,整合职能,构建全程覆盖的监管体系。常德市在确保农产品,特别是蔬菜质量方面,严格把住市场准入的工作做得细致、扎实,非常到位。从纵向来看,生产、流通、消费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整个过程的全程监控;从横向来看,各个部门紧密联手,互相配合,监管覆盖到各个方面、各类品种。纵横交错,基本做到了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格局。
五是勤查严管,建整结合,积极夯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基础。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既包括软环境,也包括硬环境。所谓软环境,就是人们的认识、见识、知识、意识,或者通称理念和思想。常德市不仅注意提高领导的自觉意识,而且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提高各级干部,包括广大农民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这是难能可贵的。在硬件建设方面,为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市里按照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标准、一流的建设来打造超一流的现代化市场。这都体现了建整结合的思想理念。
以上几点,是我对常德市在保障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所做工作的初步印象。总的来说,成绩可圈可点,经验弥足珍贵。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我提四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深化“质安”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强化全民和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农产品包括蔬菜的质量安全,要真正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大事情、大问题,离不开法制宣传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监管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维权意识、诚信意识、道德意识、自律意识和依法治理意识。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要把政策交给群众。从现在看来,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就是要把法律交给群众,把政策交给群众,把相关的专业知识交给群众。只要专业部门、社会的相关方面都齐心合力来关注这个问题,什么事情都好办。目前,一些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都有了危机意识,但要科学引导,正确看待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不要造成“草木皆兵”、样样蔬菜不放心的紧张气氛。
二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有序推进、全面实施生产流通环节的标准化建设。常德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在更大范围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在流通环节,也要按照标准化要求来全面构建质量安全体系。省农业厅要对常德的经验认真进行总结提炼,大力推广,使其在全省“开花”。省人大农委要联手省委政研室,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和经验推介。
三要进一步强化制度设计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品质常德”。近年来,常德的农产品在全省、全国很有影响,涉农的上市公司在全省占了一定份量,这些足以说明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建议常德市在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特色,打造品牌,响亮喊出“品质常德”的口号。下一步,要着力抓好五个体系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政策体系。要根据法律和国家相关规定来制定本市相关的具体政策和要求。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在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品牌化方面要有明确的规划和要求,便于执行和操作。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产组织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从生产关系的层面来加强和完善,应有必要的组织保障。根本途径就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和省里都有了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引领和扶持农民群众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这是应对市场挑战,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科学分工为内涵的集体化、合作化组织形式。对于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客观存在的诸多矛盾,是完全必要的。四是要健全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功能齐全、服务便捷、对接方便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五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常德这方面的体系已经构建,但有些环节、有些方面和有些地方还要在实践中加以磨合,在运转中加以提升。
四要进一步加强装备、硬件建设,不断提升质量安全检测检验能力。再好的理念、再高的要求、再严密的制度,也要有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作支撑。希望市里在硬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适当添置一些检测范围广、检测能力强、检测精度高的装备设施,进一步提高检验检测水平,以适应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刘舒尹
来源:湖南人大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