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市州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正文

开拓创新 标本兼治 深入开展“安全行”活动——在2009年度“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湖南人大网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17-07-25 15:32:22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蔡力峰

  2009年3月6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由上一届省人大常委会启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到今年已有七个年头。这项活动层层响应、年年运行,之所以长盛不衰,因为它符合人民群众的发展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刚才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组委会办公室主任胡正扬同志就去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我们高兴地看到,一年来,这项活动在省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的积极参与下,在各市州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在新闻媒体的热情呼应下,工作卓有成效。今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如何开展,正扬同志也就此提出了具体方案,对于方案中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工作制度和活动内容,我都表示赞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从部门的角度和各自的职能出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老领导道沐同志刚才的一席话,言简意明、掷地有声,讲得非常到位、非常具体、非常实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我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和启迪。我认为,今年的“安全行”活动要做到十六个字:提振信心,创新方式,整合力量,标本兼治。下面,具体讲三点意见。

  一、活动内容要有新的境界

  2009年国际国内形势大家有目共睹。今年我们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面临的背景和环境是三个前所未有:

  一是党和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两次全会上提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发展和战略的高度,从民生的高度,甚至从改革开放的高度,浓墨重彩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得非常具体。特别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三令五申,重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和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以复加。我认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怎么样强调也不过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怎么样处置也不过分。

  二是群众和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且不说在短缺经济时代,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很漠然,就是在生活富裕的时候,大多数人也不重视与人密切相关的动植物的安全问题。但随着现在社会上“三鹿”事件、阜阳奶粉事件等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国人对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地位和职能前所未有。组委会各个成员单位在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已经出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最近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在6月1号实施的的《食品安全法》,对各个单位的职能进行了明确。过去对食品安全问题,党和政府可能没引起足够重视,但现在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在设置国家机构编制时,特别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足以证明这项工作的地位和职能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在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时,要增强政治意识、民生意识、法制意识和全局意识,达到三个要求:

  一是强化安全发展的正确理念。胡总书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特别强调,能不能实现安全发展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就当前而言,安全发展关键是指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两方面。能不能做好这两件事,直接影响到我们能不能实现安全发展,能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我们实现安全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什么呢?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如“瘦肉精”问题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通过安全行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意识。

  二是构筑依法治安的监管体制。食品安全一定要依法管制、以法监管,唯其如此,各项工作才能落实到位。胡总书记在分析这些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时指出,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既有生产企业管理不严的问题,也有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甚至还有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突出了“法制”两个字:机制体制要通过法律来加以规范,包括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划分、违法违规现象的惩处,都是要通过法制来予以彰扬、予以规范、予以制约。安全行活动要对已出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进行认真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这两部法律,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贯彻和实施。

  三是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要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唤起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既要在思想上使他们达成共识,引起共鸣,更要在方法上教会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依法揭露和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只要有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各项工作才能得到更加扎实的开展。

  二、活动重点要有新的目标

  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毕竟只是在推进依法治安、唤起社会参与、落实治理方针的一种形式、一种方法,不可能包罗万象,只要在某几个方面有所加强、有所促进、有所推动,我们的活动就达到了目的。现在这个活动已开展了七年,由于有强大的生命力,我相信会长期坚持下去。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官民结合、上下结合、多方参与、整合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的好形式。我认为,今年的工作要力争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促进农业的标准化建设。总书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特别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首要的一条、最根本的一条、最基础的一条就是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传统作业向标准化生产转变。这项工作非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虽然做了多年,但由于面广量大、问题多,要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开展,在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拿出新的举措。

  二是促进食用农产品的全程监管。今年的安全行活动要着重与食品安全挂起钩来,与国家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相呼应,在如何促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如何明晰部门职能方面作出我们的贡献,有序、有利、有效地促进食用农产品的全程监督。

  三是促进食品安全的专项治理。今年要着重抓生猪“瘦肉精”的问题。二月份出现的广东“瘦肉精”中毒事件已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不管这次事件的起因如何,我们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对此,我们一方面要与外界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涉,以免我们的“湖南猪”品牌受到侵害,另一方面要对内加强监管,严加处置,否则就会自断财路。“湖南猪”一直在广东等沿海地区享有良好的声誉,如娄底的湘中黑猪在香港就很受欢迎。在这次安全行活动中,新闻媒体要作一定的深度报道,达到宣传的效果。我们要通过安全行活动的专项整治,使那些搞“瘦肉精”的人在政治上、法律上、经济上得到相应的惩处。

  三、活动方式要有新的创意

  我们的活动要坚持实践,勇于创新,要常抓常新,才有生命力,才能上新水平。如果年复一年是老面孔、老方式、老套路,就没有吸引力,就没有人响应。总的要求这个活动既要有形式,更要有内容,既要重过程,更要重效果,既要重监督,更要重发展。如何实现形式与内容、过程与效果、监督与发展的高度统一,组委会要进行很好研究。这次活动要注重几点:一是注重重点剖析。没有重点,就无谓全局。二是注重案例分析。如可以对瘦肉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三是注重系列追踪。我们要把一个问题搞清搞透,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解决落实。四是注重系统综述。希望组委会办公室和新闻媒体在本次活动中,不停留在局部的采访报道上,要作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有深度、有新意的综合报道,在全社会造成良好的反响。由于今年情况特殊,我们要争取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不出问题,以免产生新的不稳定因素。此外,在新闻报道方面,还要注意三个统一:一是阶段性和经常性的统一。适度集中的报道是有必要的,但平时也要注重报道先进典型和好的做好,避免出现“活动一阵风、过后一场空”的现象。二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有些个案和问题是客观存在,但绝不能以偏概全,因一篇报道而打压了一个产品,搞垮了一个产业,甚至掩盖了我省一些好的品牌。三是突发性和系统性的统一。整个突发事件是大系统中的一个结点、一个非常状。面对突出事件和问题,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来思考、分析和研判,从而作出应有的结论。

  总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依法解决出现的一些问题,目的是为了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和新闻媒体要各尽其职,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保障这次安全行活动井然有序、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

  稿源: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舒尹

来源:湖南人大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