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大网>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市州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正文

蔡力峰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论坛上的讲话

来源:湖南人大网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17-07-25 15:31:04
湖南人大微信
公众号二维码
—分享—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蔡力峰

  2008年10月28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非常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就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部署。我们一定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中央决定精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工作紧迫感,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第一,要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之所以重要,我认为,主要基于四点:

  其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人命关天,莫此为甚。绝大多数农产品是我们维系生命、保障健康的必用品、必需品,如果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轻则影响健康,重则危及生命。大家知道,一些劣质酒、假酒曾经夺去了一些饮酒爱好者的宝贵生命;发生在一些地方的食物中毒和误食各种有毒食品的事件,也使一些人一命呜呼;尤其是近年来连续发生的阜阳奶粉和“三鹿”奶粉事件,更使许多婴儿在嗷嗷待哺的婴幼阶段就饱受劣质产品之苦,有的变成了大头,有的得了肾结石、尿道结石,甚至丧失了生命。如此等等,都说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确实是一个关乎人民健康与生命的特别重要的问题。

  其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事关重大的社会问题。且不说农产品质量安全出了问题会给一些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危害,就说此类事情在社会上造成的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就往往使各级党委政府深感忧虑、非常头痛。而且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公德、社会诚信、政府的驾驭力、管理力和公信力。如“三鹿”奶粉事件出现之后,那么多消费者要索赔,闹得沸沸扬扬,成千上万无辜的奶农都因此成为了受害者。虽然掺和三聚氰胺有毒物质的只是极少数不法之徒,但招致全国的乳制品业出现了一场“大地震”、“大灾难”,造成了全行业的萧条。由此所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家可想而知。同时,人们的心态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社会、对所有生产厂家、甚至对地方党委和政府,都抱一种不信任的态度。由此可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

  其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经济问题。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全国乳制品业出现的大折腾、大萧条已经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很高,“三鹿”奶粉事件不仅影响国内的销售,而且影响国际之间的贸易,这对乳制品产业的重创和打击是无法估量的。从大的方面来看,很多企业可能由此而破产、关闭,同时与之相关的生产人群也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有人预计,相当多的奶农和养牛专业户这次很可能会倾家荡产。

  其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必然会引发相应的政治问题。比如说,陈水扁之流就借着大陆生产的“三鹿”奶粉出口台湾大做文章,绿营的一些反动分子也以此来攻击两岸交流,鼓噪“台独”谬论;国内一些不法之徒、国外反华势力也都借题发挥,恶毒攻击我们党和政府腐败、社会管理能力低下、国家没有诚信,甚至莫名其妙地同所谓的人权扯到一起。这足以说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解决不好,不但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会演变成政治问题。

  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生产者的诚信与市场前景,事关经济秩序的维护和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事关政府的管理权威和社会政治的大局稳定,事关国家的形象信誉与经济安全。

  第二,要长抓不懈,切实组织好今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

  过去几年以来,“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在全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称赞。按照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和“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组委会的工作部署,12月中上旬要开展新一轮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在今年这种形势和背景下,我觉得搞好这次活动意义尤为重大,不同寻常。组委会要精心运筹,抓好组织协调;各市州人大常委会及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省直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总的原则是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多方协力、上下联动,扎扎实实地为这次活动赋予新的内涵、增加新的色彩。具体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把这次“安全行”活动办成一次法治之行。大力宣传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运用一些实例来说明依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要求和具体责任,以及违反有关规定所付出的代价,把“安全行”活动变成一个对全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和法律知识再教育的宣传活动。

  二要把这次“安全行”活动办成一次科技之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科技的应用与融合问题:它的检测体系应该以科学技术作后盾、作支撑,并依靠科技知识的不断提升来逐步完善。比如说,农产品的标准化、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检测工作的常态化,以及我们对诸多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的有关指标体系、方法手段,以及查验一些有害元素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这些都需要用科技来证实,用数据来说明。只有通过一些鲜活的事实和比较全面的科技知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他们才有可能在农产品质量方面受到更深的教育,产生更多的共鸣。

  三要把这次“安全行”活动办成一次诚信之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到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与社会诚信密切相关。比如加色素、用变质腐肉灌香肠等坑害消费者的行为,都是为了赚钱牟利,昧着良心做坏事,而把社会道德、公共操守、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弃之一边、置于脑后。为杜绝此类事情发生,我们应该运用活生生的事例,大力倡导诚信和良知,鞭笞那些坑蒙拐骗、唯利是图、违法乱纪的卑劣行径。

  四要把这次“安全行”活动办成一次管理之行。生产、销售、储运等诸多环节都是一个管理问题,对农产品质量检测也是一个管理问题。有些农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是因为有关方面知识缺乏、知之不多而疏于管理造成的。所以,无论是企业、商家,还是各级执法部门,都要形成加强管理的共识。应当看到,随着农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品种的增多、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管理的精度、难度和幅度会越来越大。要运用现代工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抓好农产品质量管理,不断增强自身的管理意识、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要把这次“安全行”活动办成一次社会公德之行。虽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上在不断进步,人们的道德观念、精神面貌也在不断好转,但极少数人缺德、失德、丧德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在商业领域,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要通过开展质量安全行活动,对那些不讲公德、不讲良心、不讲道义的少数人产生一个震慑的作用、一个教育的作用、一个警示的作用。

  六要把这次“安全行”活动办成一次消费健康之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对食品营养成份、保健功能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要通过这次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唤起全社会所有人都来重视食品安全,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共管、共抓、共促”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要通过这次“安全行”活动,使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中介机构,都形成这样的共识:不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对人民不负责任;不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对发展不负责任;不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对稳定不负责任;不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对国家不负责任;不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对民族的未来不负责任。

  第三,要标本兼治,合理构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有法制保障、机制保障、体系保障、科技保障、投入保障。构建长效机制,当前要注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严明章法,完善法制。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要顺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调整、补充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规政策,真正使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细化标准、健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有保障,关键是切实做到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为什么三聚氰胺过去没有查出?就是因为我们的检测指标体系中没有这一项。要对照国际标准对整个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认真加以修订,该调整的要调整、该具体的要具体、该细化的要细化、该加强的要加强。

  三是明确责任、严格管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门类、多个部门、多个体系,一定要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需要,明确相应的责任,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四是注重细节,全程监控。细节决定成败。整个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是一个大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质量安全的不可知因素有很多,涉及到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因此,要注意管好、管严、管住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收购过程、加工过程、储运过程、营销过程。

  五要创新体制,沉稳应变。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谁也不能打“包票”,因为我国幅员太大,农产品的生产者、营销者,数以十亿计,这样的范围和群体,谁也不能保证不出任何问题。因此,还应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一旦出了问题能够积极应对,不至于反应迟钝,不至于造成重大事件,造成社会不良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努力创新体制,做到未雨绸缪。

  六要社会共管,一抓到底。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到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部门,涉及到多个方面、多个领域,要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监控体系、检测体系、处置体系,还需要我们方方面面、齐心协力做好工作,真正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构建一种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力参与、公民密切协同的格局,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稿源: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舒尹

来源:湖南人大网

编辑:redcloud